醉馬草,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DC.的全草。分布于內蒙古、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具有止痛鎮靜之功效。常用于關節疼痛,牙痛,神經衰弱,皮膚瘙癢。
中文名稱
醉馬草性味歸經
味苦,性涼。歸肺、心、肝經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止痛鎮靜。
主治關節疼痛,牙痛,神經衰弱,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g(鮮品3-6g)。外用:適量,水煎洗;或揉爛塞患牙;或煎水含漱。
注意事項《全國中草藥匯編》:“內服切勿過量,以免中毒?!?/p>藥理作用
溶血。
相關論述《全國中草藥匯編》:“麻醉,鎮靜,止痛。主治關節痛,牙痛,神經衰弱,皮膚瘙癢癥。”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關節痛:醉馬草4.5g,杠柳皮(北五加皮)6g,地枸葉9g。水煎服。(《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2、治牙痛:醉馬草4.5g,水煎含漱,漱后吐出;或取根少許揉爛咬在患牙處,勿咽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季開花前采收,曬干或鮮用。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根長圓錐形,有分枝。羽狀復葉,托葉三角形,頂端漸尖,基部與葉柄合生,有剛毛。小葉橢圓形,長10-20mm,寬2.5-6mm,先端鈍,基部圓形,全緣,表面綠色或枯綠色,皺縮,質脆易碎。有的可見總狀花序,或矩形莢果,長15mm,寬4mm,先端有彎曲的小喙。氣微,味微苦。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2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