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藤,中藥名。為清風藤科清風藤屬植物清風藤SabiajaponicaMaxim.的莖葉或根。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具有祛風利濕,活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風濕痹痛,鶴膝風,水腫,腳氣,跌打腫痛,骨折,深部膿腫,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脊椎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
中文名稱
清風藤別名
藤、尋風藤、一口兩嘴、過山龍、牢鉤刺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溫。歸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利濕,活血解毒。主治 用于風濕痹痛,鶴膝風,水腫,腳氣,跌打腫痛,骨折,深部膿腫,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脊椎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大劑量30-60g;或浸酒。外用:鮮品搗敷;或煎水熏洗。藥理作用 ~有鎮痛,抗炎和免疫抑制等作用。~相關論述1、《本草圖經》:“治風。”
2、《綱目》:“治風濕流注,歷節鶴膝,麻痹瘙癢,損傷瘡腫。入酒藥中用。”
3、《安徽中草藥》:“祛風散寒,除濕消腫。”4、《天目山藥用植物志》:“祛風通絡。治風濕痹痛,肌肉麻木初起,皮膚瘙癢及瘡毒。”
5、《福建藥物志》:“祛風濕,利小便。治風濕痹痛,鶴膝風,水腫,腳氣。”
6、《廣西本草選編》:“祛風通絡,消腫止痛。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酸麻,皮膚瘙癢,跌打腫痛,骨折,瘡癤腫毒。”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風濕痹痛:清風藤、尋骨風各9g,煎服。或清風藤、虎杖、松節各9g,煎服。(《安徽中草藥》)
2、治偏癱:清風藤、豨薟草各9g,煎服。(《安徽中草藥》)
3、治跌打損傷:(清風藤)根15-30g,水煎服。或加酒250ml浸1星期,每次15ml,每日3次。(《湖南藥物志》)
4、治跌打損傷,熱癤腫毒:鮮清風藤適量,紅糖少許,同搗爛敷傷處,干則更換。(《安徽中草藥》)
5、治深部膿腫,骨髓炎早期,化膿性關節炎,脊椎炎:(清風藤)莖60g,獼猴桃根60g。水煎。分多次服。(《湖南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5-7月割取藤莖,切段后,曬干。9-11月挖取根部,切片,鮮用或曬干。7-10月采葉,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呈圓柱形,灰黑色,光滑,外表有縱皺紋及葉柄殘基,呈短刺狀。斷面皮部較薄,灰黑色,木部黃白色。氣微,味微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3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