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汁,中藥名。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樹皮中之白色液汁。分布于全國各地。具有清熱解毒,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口舌生瘡,外傷出血,蛇蟲咬傷。
中文名稱
桑皮汁別名
桑汁、桑白汁、桑木汁、桑皮中白汁、桑白皮汁性味歸經
味辛,性微寒。歸肝、胃腎經毒性
有小毒(《新修本草》)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止血。主治 用于口舌生瘡,外傷出血,蛇蟲咬傷。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涂搽。相關論述1、《本草圖經》:“主小兒口瘡,敷之。涂金刃所傷燥痛,更剝白皮裹之,令汁得入瘡中。冬月用根皮。”
2、《本草蒙鑒》:“點唇裂。釜中煎如糖赤,推老痰宿血。”
3、《本草綱目》:“涂蛇、蜈蚣、蜘蛛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口及舌上生瘡,爛:斫桑樹取白汁涂之。(《圣惠方》)
2、治小兒鵝口:桑白皮汁,和胡粉敷之。(《普濟方》)
3、治金瘡血流:桑皮中白汁涂傷處,須臾血止。(《衛生易簡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用刀劃破桑樹枝皮,立即有白色乳汁流出,用潔凈容器收取。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鮮品為白色乳汁,半透明,略有粘稠感。氣微,味微甘、淡。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4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