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參,中藥名。為蘿藦科植物青羊參CynanchumotophyllumSchneid.的根。具有祛風濕,益腎健睥,解蛇、犬毒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腎虛腰痛,腰肌勞損,跌撲閃挫,食積,脘腹脹痛,小兒疳積,蛇、犬咬傷。
中文名稱
青羊參拉丁文名
RadixCynanchiOtophylli別名
白石參、毒狗藥、青陽參、地藕、小白蘞、小綠羊角藤、斷節參、白藥、白芪、青洋參、鬧狗藥、牛尾參、牛尾七性味歸經
味甘、辛,性溫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濕,益腎健睥,解蛇、犬毒。主治 風濕痹痛,腎虛腰痛,腰肌勞損,跌撲閃挫,食積,脘腹脹痛,小兒疳積,蛇、犬咬傷。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5g;或燉肉服。
注意事項忌味酸和生冷食品。
化學成分根含棕櫚酸甲酯,β-谷甾醇,香草酸,喙牛奶菜堿,青陽參甙元,牛皮消素,洋地黃毒糖,青陽參甙A、B。
藥理作用1、抗驚厥作用:青羊參氯仿提取物(主含無氮甾體酯甙-青陽參甙等成分)腹腔注射較大劑量本身可引起驚厥,但在一定劑量下又有顯著的抗驚厥作用。其對大鼠聽源性驚厥發作于12.5mg/kg時,即有顯著抑制作用,50mg/kg則可完全抑制之,給藥后2h出現作用,24h作用完全消失,ED50為23.3(17.4-31.2)mg/kg;對小鼠最大電休克(MES),青陽參單用無效,但可明顯增強苯巴比妥鈉和苯妥因鈉的作用;對于戊四氮所致小鼠陣攣性驚厥,青陽參1次給藥或連續給藥3d或7d均無明顯拮抗作用,也不能明顯提高戊四氮所致小鼠LD50,對于士的寧所致小鼠驚厥和死亡也均無明顯保護作用。但另有報道認為75mg/kg的本品氯仿提取物腹腔注射可使士的寧對小鼠的CD50從1.18±0.15mg/kg降低至0.48±0.1mg/kg。對于硫代氨基脲(TSC)所致小鼠驚厥,青陽參總甙有明顯對抗作用;對于正常小鼠,TSC使腦突觸體中γ-氨基丁酸(GABA)降低而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升高,而青陽參總甙腹腔注射則明顯升高GABA而降低Glu及Asp,預先給予總甙則可明顯拮抗TSC所致GABA,Glu及Asp改變,表明本品總甙抗驚厥作用可能與增高腦抑制性氨基酸GABA,降低興奮性氨基酸Glu,Asp有關。由于總甙對突觸體中谷氨酰胺含量無明顯影響,但可顯著抑制谷氨酰胺酶、谷氨酸脫氫酶和天冬酰胺酶活性,而對腦中丙氨酸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無明顯影響,提示突觸體中Glu含量減少可能與總甙能抑制谷氨酰胺酶和谷氨酸脫氫酶活性有關,而突觸體中Asp含量下降則可能與總甙能明顯抑制腦內天冬酰胺酶活性有關。此外,總甙不影響正常小鼠腦內谷氨酸脫羧酶活性,但可防止TSC所致驚厥發作時此酶活性的明顯降低,而對正常或驚厥小鼠腦γ-氨基丁酸轉氨酶活性均無明顯影響,表明總甙的抗驚厥作用還與其能保護腦內谷氨酸脫羧酶活性有關。
2、抗實驗性癲癇作用:本品氯仿提取物有明顯的抗實驗性癲癇作用。對于慢性實驗性癲癇大鼠的點燃效應,隨劑量增大其抑制作用隨之增強,作用持續時間也隨之延長,但抗點燃作用均于藥后次日起開始出現。15mg/kg連續腹腔注射3d可出現雙相效果,即于最初數日,僅少數動物有效,而多數動物點燃效應反而有所加強,表現為抽搐時間延長,抽搐程度加劇,于藥后第5日始有較多大鼠呈明顯抗點燃效果。對于硫酸亞鐵所致家兔慢性癲癇模型,青羊參氯仿提取物25mg/kg靜注隔日1次連續3次有明顯治療效果,可使發作頻率減少,死亡率降低,死亡時間延長,且使部分家兔發作停止,異常腦電恢復正常。
3、其他中樞作用:本品總甙50mg/kg可顯著減少小鼠自發活動,200mg/kg灌服可明顯提高熱板所致小鼠痛閾,但對輻射熱所致大鼠疼痛無效,表明本品總甙有一定鎮靜、鎮痛作用,其鎮痛作用部位主要在脊髓以上中樞。對于小鼠電擊回避條件反射,青陽參氯仿提取物腹腔注射隨劑量加大而抑制作用增強,ED50為13.5(6.9-26.3)mg/kg,但劑量增至96mg/kg時對非條件反射也出現明顯抑制。對于正常家兔,青陽參氯仿提取物靜注于12.5mg/kg劑量不影響一般行為和大腦皮質電圖(ECoG);25mg/kg可使外觀稍安靜,但部分動物ECoG出現異常,各導聯電壓普遍增高,呈高幅慢波或陣發性棘慢波,持續1星期左右;50mg/kg靜注則于少數動物可產生典型的陣攣性驚厥,ECoG呈持續性棘波和棘慢波,多數動物外觀安靜而ECoG異常。大鼠30mg/kg腹腔注射對ECoG自發電位無明顯影響,但對誘發電位可見有癲癇樣增加趨勢,多數動物于3-5d恢復正常。
4、對免疫功能的影響:本品中提得的C21-甾酯甙類化合物70mg/kg,肌注對于一次注射大劑量環磷酰胺所致小鼠α-酸性萘酯酶(ANAE)陽性淋巴細胞數的下降有明顯保護作用,并能減弱和延緩淋巴細胞DNA值的明顯降低,促進其恢復,防止淋巴細胞核內DNA著色區大量空泡的出現,表明其對淋巴細胞DNA有保護效果。
毒理作用1、本品氯仿提取物腹腔注射對小鼠的LD50為252±4mg/kg,另報道青陽參片口服對小鼠的LD50為217.5(179.3-283.8)mg/kg,雄大鼠為183.3(137.4-244.5)mg/kg,雌大鼠為123.2(99.7-152.3)mg/kg。本品氯仿提取物150-250mg/kg腹腔注射后45-60min可引起步態不穩、搖晃、震顫以至強直性驚厥,持續10-20h,半數驚厥量CD50為156±31.3mg/kg。犬靜注25-30mg/kg后1-2h可引起嘔吐、排便、流涎、共濟失調,3-4h引起強直性癱瘓。35-40mg/kg作用出現加快,癥狀加重,出現頻繁性抽搐并引起死亡。21mg/kg靜注于猴6h后引起惡心、嘔吐;22h后再次注射21mg/kg除引起惡心嘔吐外,并有站立不穩、不自主跌倒、被動體位及癲癇樣大發作。青羊參片25-30mg/(kg·d),連續2月對動物體重、紅白細胞計數及肝腎功能無明顯影響。但大鼠連續注射毒性明顯增強,本品氯仿提取物對大鼠的致死量為60mg/kg以上,但低至6mg/kg多次注射也可引起死亡。
2、對于本品所致驚厥,苯巴比妥鈉有良好拮抗效果,丙戊酸鈉、三唑氯安定作用較差,苯妥因鈉無效。
相關論述1、《云南中草藥》:“益腎強筋,健脾和胃,驅蟲。治虛咳,食積,胃痛,腹脹滿,小兒疳積,驚風,蛔蟲,風濕關節炎,經期腰痛,貧血,頭暈,白帶,狂犬病,癲癇,毒蛇咬傷,中氣不足,腎虛,虛腫,刀傷。”
2、《全國中草藥匯編》:“祛風除濕,解毒鎮痙。”
3、《彝藥志》:“強筋接骨,活血散瘀。治骨折及腰肌勞損,跌仆閃挫。”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跌仆閃挫,肌肉扭傷:青羊參50g,加酒泡服。也可用青羊參100g,燉肉吃。
2、治骨折:青羊參100g,接筋草30g,小血藤20g,松筆頭20g,紅澤蘭30g,槌栗樹尖15g。搗爛燉熱,外敷患處。(1-2方出自《彝藥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根頭疙瘩狀,長2.5cm,上有莖痕或殘莖。根呈圓柱狀,長20-40cm,直徑1.5-3cm,表面黃褐色至棕褐色,有縱皺紋和縱溝槽,具橫向氣孔;外皮脫落處顯黃褐色。質硬,易折斷,折斷時有粉塵,斷面類白色,可見淡黃色小孔(導管)散列。氣辛香,味苦、微甜。
以條粗壯、堅實、斷面色白、粉性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4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