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中藥名。為旋花科魚黃草屬山土瓜Merremiahungaiensis(Lingelsh.etBorza)R.C.Fang的塊根。植物山土瓜,分布于我國四川西部、西南部和云南中部至東南部。具有清熱,除濕,止咳,健脾之功效。主治黃疸,慢性肝炎,肺熱咳嗽,下血,帶下,乳少,小兒疳積,水火燙傷。
中文名稱
土瓜別名
土蛋《遵義府志》,滇土瓜《植物名實圖考》,山土瓜《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紅土瓜(《滇南本草》整理本)。山紅苕、地瓜《貴州中草藥名錄》,野紅苕、山蘿卜(四川)性味歸經
味甘、淡,性平。入肝、肺、脾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除濕,止咳,健脾。主治 黃疸,慢性肝炎,肺熱咳嗽,下血,帶下,乳少,小兒疳積,水火燙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15g;或生啖。外用:適量,搗敷。注意事項 脾胃虛弱及孕婦當慎用或忌用。相關論述1、《滇南本草》:“有紅白兩種。紅者治婦人赤白帶下,通經解熱;治咳嗽,肺經結熱成癰,亦治婦人乳結不通,陰陽不分,子宮虛冷,男子精寒;又健脾胃而生津液,生食止嘔療饑;補脾,解胃熱,寬中,利小便,止大腸下血。白者治肺熱,消渴,利小便;治肺癰咳嗽,通乳汁。”
2、《云南中草藥》:“健脾利濕,養陰柔肝。主治小兒疳積,疝氣,慢性肝炎。”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慢性肝炎,紅土瓜30g,紅糖或蜂蜜為引,水煎服。(《云南中草藥》)
2、治膀胱偏墜氣疼,或一子大硬,土瓜皮點水酒煎湯服。(《滇南本草》)
3、治小兒疳積,疝氣,紅土瓜10g。水煎服。(《云南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塊根,除去泥土,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塊根球形或卵圓形,或切成塊片。表面紅棕色或黃白色,粗糙。塊片近圓形,厚約5㎜。切面黃白色,有干縮皺紋,周圍皮部菲薄。質較疏松,粉性。氣微,味微甜。以色黃白、不碎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4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