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膽,中藥名。為鯉科動物青魚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的膽囊。分布于長江流域,上至金沙江,下至河口及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華北比較稀少。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目赤腫痛,翳障,喉痹,熱瘡。
中文名稱
青魚膽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歸肝、膽經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動物聲明
本詞條僅用于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明目退翳。主治 用于目赤腫痛,翳障,喉痹,熱瘡。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汁或研末,點眼、吹喉,或涂搽。內服:入丸、散,1.5-2g。注意事項 內服宜慎。相關論述1、《食療本草》:“益人眼。取汁注目中,主目暗,亦涂熱瘡。”
2、《綱目》:“消目赤腫痛,吐喉痹痰涎。”
3、《本草匯言》:“點一切目赤翳障。”
4、《本經逢原》:“點痔瘡,與熊膽同功”
5、《開寶本草》:“涂惡瘡。”
6、《日用本草》:“治喉痹,療目疾。”
7、《本草求原》:“涼血,明目退翳,去風熱。”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目赤障翳:青魚膽頻頻點之。一方,加黃連、海螵蛸末等分。(《綱目》)
2、治惡瘡白禿:青魚膽、木鱉子、牛耳大黃(各適量),共研細,調勻涂。(《四川中藥志》1960年)
3、治乳蛾喉痹:用青魚膽含化咽下。
4、治一切視物不清:魚膽丸(青魚膽、鯉魚膽、羊膽、牛膽各半兩,熊膽二錢半,石決明一兩,麝香少許,研為粉末,制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空腹用茶服下十丸)。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捕得后,剖腹,取出膽囊,洗凈,取膽汁鮮用或晾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4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