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血,中藥名。為鴨科動物家鴨AnasdomesticaLinnaeus.的血液。我國大部分地區飼養。具有補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勞傷吐血,貧血虛弱,藥物中毒。
中文名稱
鴨血性味歸經
味咸,性涼。歸肝經藥材分類
動物聲明
本詞條僅用于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補血,解毒。主治 勞傷吐血,貧血虛弱,藥物中毒。用法用量 內服:乘熱生飲或隔水蒸熟,100-200ml。外用:適量,涂敷。注意事項 高膽固醇血癥、肝病、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應少食;脾陽不振,寒濕瀉痢者忌食。相關論述 《本草便讀》:“鴨血功專解毒,但須熱飲方解,亦古今相傳之法耳。”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經來潮熱,胃氣不開,不思飲食:白鴨血,頭上取之,酒調飲。(《秘傳內府經驗女科》鴨血酒)
2、治貧血虛弱:用1只鴨的血(宰鴨時取之),加清水適量,食鹽少許,隔水蒸熟,再和入好酒(最好是首烏酒)1-2湯匙,稍蒸片刻后服食,每日1次,連服4-5次為1療程。(《中華食療大全》)
3、治中風:白鴨血,1天約兩杯,晚食前1小時飲用。(《動植物民間藥》)
4、治小兒白癡,似魚凍者:白鴨殺取血,滾酒泡服。(《綱目》引《摘玄方》)
5、治中諸藥毒已死者:取生鴨斷頭,以鴨項內病者口中,得血三兩滴入喉中即蘇也。(《太平御覽》引《博物志》)
6、解百蠱毒:白鴨血,熱飲之。(《綱目》引《廣記》)
7、治吞金:熱鴨血服之,金從大便出。(《王氏醫存》)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均可宰殺,秋、冬季更適宜。宰鴨時收集血液,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鮮血為紅色液體,易凝固。有的加鹽水中加熱成赭色塊狀,細膩或內部有許多小孔,易破碎,手擠壓易變形而水被擠出。氣微,味淡。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5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