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三點金草,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小葉三點金草Desmodiummicrophyllum(Thunb.)DC.的全草。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止咳平喘,消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石淋,胃痛,黃疸,痢疾,咳嗽,哮喘,小兒疳積,毒蛇咬傷,癰瘡瘰疬,漆瘡,痔瘡。
中文名稱
小葉三點金草別名
碎米柴、漆大伯、天小豆、馬尾藤、獅子草、辮子草、馬尾草、細鞭打、消黃散、細葉蘭、逍遙草、斑鳩窩、散風散、馬龍通、地盤茶、斑鳩鼻、小木通、路路星、太陽草、紅梗草、大葉關門草、消毒草、紅漆筋、紅關門、紅盲性味歸經
味甘、苦,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止咳平喘,消腫解毒。主治 用于石淋,胃痛,黃疸,痢疾,咳嗽,哮喘,小兒疳積,毒蛇咬傷,癰瘡瘰疬,漆瘡,痔瘡。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熏洗。藥理作用1、水煎液有鎮咳、祛痰、平喘作用。
2、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1、《云南中草藥》:“消炎止血,利濕通絡。治腎、膀胱結石,慢性胃炎,發熱。”
2、《全國中草藥匯編》:“健脾利濕,止咳平喘,解毒消腫。治小兒疳積,黃疸,痢疾,咳嗽,哮喘,支氣管炎;外用治毒蛇咬傷,癰瘡潰爛,漆瘡,痔瘡。”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急性黃疸型肝炎,體虛自汗:小葉三點金全草15-30g,黃毛耳草30g。水煎服。
2、治慢性氣管炎、哮喘:小葉三點金全草30-60g。水煎,每日分4次服。
3、治肺結核咳嗽、咯血,頸淋巴結結核:小葉三點金全草15-30g。水煎服。(1-3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4、治小兒疳積:小葉三點金30g,雪見草15g,雞肝1具。水燉,服湯食肝。(《江西草藥》)
5、治痔瘡:碎米柴60g。煎水熏洗。
6、治漆瘡:碎米柴60g。煎水,待溫洗患處。(5-6方出自《江西民間草藥》)
7、治毒蛇咬傷:鮮辮子草適量,搗爛外敷,同時用鮮品30-60g煎服。(《云南中草藥選》)
8、治燒燙傷:小葉三點金全草研末,油調搽。(《湖南藥物志》)
附注1、全草含生物堿、甙類、三萜、香豆精、蛋白質、脂肪、樹脂、揮發油、鞣質、醣類。種子含油脂和淀粉。
2、本品水浸物有極顯著的鎮咳作用,石油醚和醇提取物則沒有此作用;水浸劑對組織胺性哮喘有明顯預防作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小草多纏繞成團。根粗壯有分枝,木化。莖較細,小葉3,頂端小葉較大,2-9mm,可達17mm,寬約4mm,橢圓形,先端圓形具短尖,基部圓形,全緣,綠色,下表面具柔毛,兩側小葉很小。有時可見總狀花序或莢果,莢果長8-16mm,直徑約3mm,有莢節2-4,節處有縊縮,表面被短毛。氣特異。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5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