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粟,中藥名。為罌粟科植物野罌粟PapavernudicauleL.黑水野罌粟PapavernudicauleL.subsp.amurenseN.A.Busch和海罌粟GlauciumfimbrilligerumBoiss.的果實、果殼或帶花的全草。野罌粟分布于東北及內蒙古、山西、寧夏、新疆等地;黑水野罌粟分布于東北、華北、華中等地;海罌粟分布于新疆。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鎮痛之功效。用于久咳喘息,瀉痢,便血,脫肛,遺精,帶下,頭痛,胃痛,痛經。
中文名稱
野罌粟性味歸經
味酸、苦、澀,性涼。歸肺、腎、大腸經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斂肺止咳,澀腸止瀉,鎮痛。主治 用于久咳喘息,瀉痢,便血,脫肛,遺精,帶下,頭痛,胃痛,痛經。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注意事項 本品有毒,不可多服。服用過量可出現頭昏,耳鳴,皮膚出疹,瘙癢,青紫等毒性反應。藥理作用1、野罌粟對自發活動是抑制的。
2、對腸管呈興奮作用,增強腸蠕動。
3、對呼吸無影響。
4、納洛酮能對抗嗎啡的鎮痛作用,但不對抗野罌粟生物堿的鎮痛作用。
5、野罌粟生物堿無成癮性。
相關論述 《吉林中草藥》:“澀腸止痛,解毒。治腸炎,痢疾。”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相關配伍1、治腸炎,痢疾:麗春花6g,刺黃柏9g,土木香3g。水煎服。
2、治水瀉不止:麗春花、紫參、列當各9g。水煎服。
3、治久咳自汗:麗春花、烏梅各9g,土木香,貝母各6g。水煎服。(1-3方出自《新疆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除去須根,泥土,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6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