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柳,中藥名。為楊柳科植物小葉柳SalixhypoleucaSeem.的根或葉。分布于山西、陜西、甘肅、湖北、四川、貴州等地。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之功效。常用于風濕骨痛,勞傷。
中文名稱
小葉柳別名
山楊柳、紅梅蠟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歸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活血化瘀。主治 用于風濕骨痛,勞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或泡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相關論述 《貴州草藥》:“祛風除濕,活血化瘀。主治風濕骨痛,跌打勞傷,疔瘡。”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蛇頭疔:山楊柳葉,少許,嚼爛外敷,至消腫為止。
2、治風濕冷痛:鮮山楊柳根、鮮三角風各90g。煎水,洗四肢骨節痛處。
3、治風濕,勞傷:山楊柳根、柳樹根皮各30g。泡酒,早晚溫服。(1-3方出自《貴州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春、夏、秋季采收;葉,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6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