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芽,中藥名。為槭樹科植物苦茶槭AcerginnalaMaxim.subsp.theiferum(Fang)Fang[A.theiferumFang]和茶條槭AcerginnalaMaxim.的嫩葉。苦茶槭分布于華東及河南、湖北、湖南等地;茶條槭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河南等地。具有清肝明目之功效。常用于風熱頭痛,肝熱目赤,視物昏花。
中文名稱
桑芽別名
女兒紅、青桑頭、桑條、青桑、桑芽茶,雞骨楓、苦津茶、銀桑葉性味歸經
味微苦、微甘,性寒。歸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肝明目。主治 用于風熱頭痛,肝熱目赤,視物昏花。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開水沖泡代茶飲。化學成分 ~葉含遠志醇(polygalitol),茶條槭素(ginnalin)A,茶條槭素(ginnalin)B,茶條槭素(ginnalin)C,甲基肌醇(quebrachitol),槲皮甙(quercitrin),槭屬鞣質(acertanin)A及其他茶條槭鞣質,如2-O-沒食子酰基-6-O-三沒食子酰基-1,5-脫水-D-葡萄糖醇(2-O-galloyl-6-O-trigalloyl-1,5-anhydro-D-glucitol),2,6-雙-O-二沒食子酰基-1,5-脫水-D-葡萄糖醇(2,6-bis-O-藥理作用 乙醇提取物有抗菌作用。相關論述1、《江蘇植物藥材志》:“代茶飲,退熱明目。”
2、《天目山藥用植物志》:“清頭目。”
3、《全國中草藥匯編》:“治肝熱目赤,昏花。”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3月采收嫩葉,置鍋中,微火炒焙數分鐘,取出用手揉搓至均勻后,曬干。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葉片、葉柄及嫩枝,篩去灰屑。藥材鑒別
鑒別桑芽一、藥材性狀~多卷曲繳精或破裂成碎片狀,完整的較少,表面深綠色或黑綠色,具黃棕色長棉毛,常摻雜淡棕色嫩枝,井具有對生的葉柄痕或殘留葉片或葉柄。氣香,味稍苦。
桑芽二、飲片性狀~為皺縮、卷曲或破碎的葉芽。綠色或深綠色,芽鱗背面具細長柔毛。氣清香,味微苦、澀。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7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