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蠹蟲,中藥名。為溝脛天牛科動物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天??苿游锷L炫prionagermari(Hope)或其近緣昆蟲的幼蟲。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具有化瘀,止痛,止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胸痹心痛,血瘀崩漏,瘀膜遮睛,痘瘡毒盛不起,癰疽膿成難潰。
中文名稱
桑蠹蟲別名
蝤蠐、蝎、桑蠹、桑蝎、桑蟲、蛀蟲、桑蠶、鐵炮蟲、老母蟲性味歸經
味苦,性溫。歸心、肝經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動物聲明
本詞條僅用于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化瘀,止痛,止血,解毒。主治 用于胸痹心痛,血瘀崩漏,瘀膜遮睛,痘瘡毒盛不起,癰疽膿成難潰。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注意事項 孕婦禁服。相關論述 桑蠹蟲始載于《名醫別錄》,《綱目》列入卷四十一蟲部化生類。釋名:桑蝎。據蠐螬與木蠹蟲兩項記載:“似蠶而在木中食木者為蝎,今朽木中蠹蟲,通謂之蝎,莫知其主療,惟桑樹中者,近方用之。”按“似蠶而在木中食木者為蝎”的記述,蝎,當為天牛科動物之幼蟲,為害桑樹之天牛,則為本種。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崩中漏下赤白:桑蝎燒灰,溫酒服方寸匕,日二。(《千金方》)
2、治胎漏下血不止:桑木中蝎蟲,燒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普濟方》)
3、治痘瘡不發及癰疽不潰:桑蠹蟲1~2條,搗,黃酒沖服。(《本草推陳》)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冬季于桑、柳、柑橘等樹干中捕取,用酒醉死,曬干或烘干。炮制方法 揀凈雜質,和糯米入鍋內同炒,至米焦黑為度,取出,篩去米,放涼。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呈長筒狀而略扁,乳白色或淡黃色。嘴部顏色較深,黃褐色至黑褐色。胸部3節,前胸較膨大,無足。腹部10節,蟲體外表常較粗糙,折斷面為黃白色。以粗壯、干燥、完整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7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