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糖木,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山油柑Acronychiapedunculata(L.)Miq.的心材或根。分布于臺灣、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具有祛風止痛,行氣活血,止咳之功效。常用于風濕性腰腿痛,胃痛,疝氣痛,跌打損傷,感冒咳嗽,氣管炎。
中文名稱
沙糖木別名
沙塘木、沙柑木、甜餅木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平。歸肝、胃、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止痛,行氣活血,止咳。主治 用于風濕性腰腿痛,胃痛,疝氣痛,跌打損傷,感冒咳嗽,氣管炎。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研末服。藥理作用 抗腫瘤作用。相關論述1、《中國藥用植物圖鑒》:“有行瘀活血,止血,消腫,定痛,辟惡氣的功效。主治胃痛,金瘡出血,跌撲損傷,瘀血腫痛等。”
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行氣活血,健脾,止咳。治風濕性腰痛,跌打瘀痛,心胃氣痛。”
3、《廣西本草選編》:“根行氣止痛,化瘀止咳。主治急、慢性胃炎,胃潰瘍,感冒咳嗽,氣管炎。”
4、《全國中草藥匯編》:“治疝氣痛。”
5、《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微辛、苦,微溫。”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心胃氣痛:沙糖木根15g。水煎服。
2、治風濕性腰腿痛:沙糖木根30g,走馬胎15g。水煎服或浸酒服。(1-2方出自《中國民間生草藥原色圖譜》)
3、治支氣管炎,感冒,咳嗽,心胃氣痛,疝氣痛(沙塘木)根15-60g。水煎服。(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鋸斷,劈開或切片,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呈長條形或不規則形,長短不一。表面暗紫紅色,較光滑,具刀削痕及縱直細槽紋。質堅硬而重,不易折斷,鋸斷面紅紫色。氣微香,燃燒時香氣更濃,味微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7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