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斛,中藥名。為蘭科植物麥斛BulbophylluminconspicuumMaxim.的全草。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具有清熱滋陰、潤肺止咳之功效。常用于肺熱咳嗽,肺癆咯血,咽喉疼痛,熱病煩渴,風濕痹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麥斛別名
石豆、石仙桃、魚斃草、果上葉、一掛魚、羊奶草、鴨雀嘴、石楊梅、萬年桃、石棗子、青蘭、子上葉、瓜子蓮、七仙桃、小扣子蘭、石豆蘭、石蚊蟲、樓上樓、石蓮子、根上子、石萸、單葉石棗性味歸經
味甘、辛,性涼。歸肺、胃二經毒性
無毒《貴陽民間藥草》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滋陰、潤肺止咳。主治 用于肺熱咳嗽,肺癆咯血,咽喉疼痛,熱病煩渴,風濕痹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相關論述《新修本草》:“性冷。”
《貴陽民間藥草》:“甘,微寒,無毒。”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淡,涼。”
《江西草藥》:“性寒,味甘、辛。”
《貴陽民間藥草》:“清熱,潤肺,止咳。”
《中國藥用植物圖鑒》:“止虛勞咳嗽,治肺結核,又治風熱咳嗽。”
《湖南藥物志》:“清熱,消瘀,活血,化痰止咳。主治風濕痛,月經不調,頭暈痛,干咳,牙痛。”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潤肺化痰,滋陰養胃。主治肺結核咳嗽,咯血,慢性氣管炎咳嗽,肺炎恢復期,慢性咽痛,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欲不振,遺精。”
《江西草藥》:“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廣西本草選編》:“主治支氣管擴張,百日咳。”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風熱咳嗽:果上葉6g,刺老包9g。煎水服。(《貴陽民間藥草》)
2.治百日咳:果上葉30g,黃連3g,蜂蜜15g。煎水服。(《貴陽民間藥草》)
3.治支氣管擴張:麥斛30g,烏韭15-30g。水煎服。每日1劑。(《江西草藥》)
4.治肺結核咯血:麥斛、矮地茶各30g,鮮荷葉1片。水煎服。(《湖北中草藥志》)
5.治風熱咽痛:鮮麥斛15g,菊花、山豆根各9g。煎服。(《安徽中草藥》)
6.治熱病傷陰,煩渴:麥斛15g,竹葉9g,蘆根12g,黃芩4.5g。煎服。(《安徽中草藥》)
7.治關節腫痛:麥斛60g,忍冬藤30g,豬蹄1只,黃酒200ml。加水燉服。(《湖北中草藥志》)
8.治小兒驚癇,風火咳嗽聲啞:鮮麥斛45-60g。加豬胰1個,冰糖燉服。(《閩東本草》)
9.治顏面疔:麥斛1把。加冰糖少許同杵,敷患處。(《閩東本草》)
10.治風火牙痛:鮮麥斛30-60g。水煎,調食鹽少許服。(《福建中草藥》)
現代研究 ~現代臨床用于治療感冒咳嗽,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小兒驚風,咽喉腫痛,跌打損傷和月經不調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稍潤,切段,干燥。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圓柱形,微波狀彎曲,少分枝,長短不一,直徑約0.1cm,表面淡黃棕色,節明顯,節間長約0.1cm。假鱗莖扁長橢圓形,微彎,稍扭曲,長0.5-1.5cm,直徑2-5mm,表面黃綠色,具不規則深縱溝,葉倒卵狀長橢圓形,多已脫落。基部具多數絲狀須根。質實,體輕,易折斷。斷面角質狀。氣微,味淡,具粘性。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8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