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蓮,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ScutellariabarbataD.Don(S.rivularisWall.)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腫的功效。主治熱毒癰腫,咽喉疼痛,肺癰,腸癰,瘰疬,毒蛇咬傷,跌打損傷,吐血,衄血,血淋,水腫,腹水及癌癥。
中文名稱
半枝蓮別名
狹葉韓信草、通經(jīng)草、紫連草、并頭草、牙刷草、水韓信、溪邊黃芩、金挖耳、野夏枯草、方草兒、半向花、偏頭草、四方草、耳挖草、小號向天盞、狹葉向天盞性味歸經(jīng)
味辛、苦,性寒;歸肺、肝、腎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腫。
主治1、熱毒癰腫,毒蛇咬傷:半枝蓮有清熱解毒,涼血消癰之功。
2、跌打損傷,瘀滯腫痛:半枝蓮能化瘀消腫止痛。
3、血熱吐血、衄血、血淋:半枝蓮不僅清熱解毒,且能涼血止血。
4、小便不利,水腫,腹水:半枝蓮能清熱利濕。
5、胃癌、食管癌、直腸癌、宮頸癌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注意事項體虛及孕婦慎服。
化學成分全草含紅花素,異紅花素,高山黃芩素,高山黃芩甙,β-谷甾醇,硬脂酸,生物堿,多糖等。另據(jù)報道,從地上部分分離得到漢黃芩素,半枝蓮素,半枝蓮種素,柚皮素,芹菜素,粗毛豚草素,圣草素,木犀草素,5,7,4′-三羥基-8-甲氧基黃烷酮,5,7,4′-三羥基-6-甲氧基黃烷酮,4-羥基漢黃芩素,7-羥基-5,8-二甲氧基黃酮,對-羥基苯甲醛,對-羥基芐基丙酮,對-香豆酸,原兒茶酸,熊果酸,植物甾醇,植物甾醇-β-D-葡萄糖甙等。
藥理作用1、抗癌作用:用美藍試管法篩選試驗表明,半枝蓮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AML)血細胞有輕度抑制作用;用細胞呼吸器篩選試驗表明,對AML血細胞的抑制率大于75%。
2、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半枝蓮多糖在體外可促進刀豆球蛋白A(ConA)誘導的小鼠脾細胞淋巴細胞轉(zhuǎn)化,其最適濃度為400r/ml。皮下注射給藥1星期后可明顯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細胞中酯酶陽性細胞的百分率,促進二硝基氯苯(DNCB)誘導的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但大劑量注射(200mg/kg)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數(shù),對脾指數(shù)無影響。
3、抑菌作用:50%半枝蓮煎劑用平板挖溝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
4、解痙祛痰作用:紅花素有較強的對抗由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縮作用,并有很好的祛痰作用。
相關(guān)論述1、《南京民間藥草》:“破血通經(jīng)。”
2、《廣西藥用植物圖志》:“消炎,散瘀,止血。治跌打傷,血痢。
3、《南寧市藥物志》:“消腫,止痛。治跌打,刀傷,瘡瘍。”
4、《江西草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5、《全國中草藥匯編》:“治腫瘤,闌尾炎,肝炎,肝硬化腹水,肺膿瘍。”
6、《福建藥物志》:“主治痢疾,吐血,血淋,肝炎,肺結(jié)核,淋巴腺炎,癌腫,胃痛,風濕關(guān)節(jié)痛,小兒高燒,白帶,乳腺炎,蛇頭疔,頸淋巴結(jié)核,角膜炎,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狂犬及毒蛇咬傷。”
7、《浙江藥用植物志》:“治咽喉腫痛。”
臨床應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咽喉腫痛,配土牛膝以清熱利咽。
2、治肺癰,配魚腥草、金蕎麥以清肺消癰。
3、治腸癰,配白花蛇舌草以清腸消癰。
4、治跌打損傷,瘀滯腫痛,可配乳香、沒藥等活血行氣止痛藥,以提高療效。
5、治血熱吐血、衄血、血淋,可取鮮品搗汁服,也可隨證配伍有關(guān)藥物,如尿血,常與小薊、白茅根、車前子等同用,以清熱利尿,涼血止血。
6、治濕熱不化導致小便不利、水腫等證,本品既可單用,也可與澤瀉、半邊蓮、車前子等滲濕利尿藥合用。
7、治胃癌、食管癌、直腸癌、宮頸癌等。單用,或與半邊蓮白花蛇舌草、七葉一枝花等清熱解毒抗癌中藥同用,亦可加入辨證論治的復方中使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種子繁殖的,從第2年起,每年的5月、7月、9月都可收獲一次。分株繁殖的,在當年9月收獲第1次,以后每年可收獲3次。用刀齊地割取全株,揀除雜草,捆成小把,曬干或陰干。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揀去雜質(zhì),搶水洗凈,瀝去水,切段,干燥。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干燥處。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全草長15-30cm。根纖細。莖四棱形,直徑2-5mm,表面黃綠色至暗紫色。葉對生,皺縮或卷摺,展平后呈卵狀披針形,長1.5-3cm,寬0.5-1cm,被疏柔毛,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綠色;葉柄短或近無柄。枝頂有偏于一側(cè)的總狀花序,具殘存的宿萼,有時內(nèi)藏四個小堅果。莖質(zhì)軟,易折斷。氣微,味苦澀。
以色綠、味苦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8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