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蘭,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吊蘭Chlorophytumcomosum(Thunb.)Baker的全草或根。各地廣泛栽培,供作觀賞。具有化痰止咳,散瘀消腫,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痰熱咳嗽,跌打損傷,骨折,癰腫,痔瘡,燒傷。
中文名稱
吊蘭別名
掛蘭、葡萄蘭、釣蘭、樹蕉瓜、浙鸛蘭、蘭草、倒吊蘭、土洋參、八葉蘭、叢毛吊蘭性味歸經(jīng)
味甘、微苦,性涼毒性
無(wú)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化痰止咳,散瘀消腫,清熱解毒。
主治痰熱咳嗽,跌打損傷,骨折,癰腫,痔瘡,燒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鮮品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項(xiàng)脾胃虛寒者不宜用。
相關(guān)論述《福建藥物志》:“清熱止咳,消腫止痛。主治咳嗽,跌打損傷,癰、疔癤。”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咳嗽:鮮吊蘭15-30g,枇杷葉9-15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2、治骨折(復(fù)位后,小夾板固定):鮮(樹蕉瓜)搗爛敷患處。(《文山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鮮用。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須根圓柱狀紡錘形,上有短根莖。完整葉片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zhǎng)20-30cm,直徑寬1-2cm,頂端漸尖,基部抱莖;色深綠,有的具黃色縱條紋或邊緣為黃色;質(zhì)較堅(jiān)硬。有的尚具花葶及花序。氣微,味淡。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yè)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8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