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豆根,中藥名。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莖。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其性味苦寒;有小毒。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腫痛,熱毒瀉痢,風濕痹痛等證。
中文名稱
北豆根別名
黃條香、野豆根、蝙蝠藤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歸肺、胃、大腸經 有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祛風止痛。
主治用于咽喉腫痛,熱毒瀉痢,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3~9g。
禁忌不宜于藜蘆同用。
注意事項北豆根有一定毒性,毒性成分為蝙蝠葛堿。中毒后出現驚厥、嚴重心律紊亂、呼吸麻痹等。故使用時不應過量。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被棕黃色角質層,木栓層為數列細胞。皮層較寬,老的根莖有石細胞散在。中柱鞘纖維排列成新月形。維管束外韌型,環列。束間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由導管、管胞、木纖維及木薄壁細胞組成,均木化。中央有髓。薄壁細胞含淀粉粒及細小草酸鈣結晶。
粉末淡棕黃色。石細胞單個散在,淡黃色,分枝狀或不規則形,直徑43-147μm(200μm),胞腔較大。中柱鞘纖維多成束,淡黃色,直徑18-34μm,常具分隔。木纖維成束,直徑10-26μm,壁具斜紋孔或交叉紋孔。具緣紋孔導管。草酸鈣結晶細小。淀粉粒單粒直徑3-12μm;復粒2-8分粒。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酸乙酯15ml,濃氨試液0.5ml,加熱回流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北豆根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濃氨試液(9∶1∶1滴)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8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