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札,中藥名。為本通科植物木通、三葉木通、白本通的干燥成熟果實。8~9月間果實成熟時采摘,或用沸水泡透后曬干。
中文名稱
八月札別名
八月瓜、八月炸、野毛蛋性味歸經
甘,寒。歸肝、脾、腎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舒肝理氣,活血,散瘀止痛,除煩利尿。主治 用于肝胃氣痛,胃熱食呆,煩渴,亦白痢疾,腰痛,脅痛,疝氣,絕經,子宮下墜。用法用量 煎服,9~15g,大劑量可用30~60g,或浸酒。禁忌 孕婦慎服。相關論述1、《本草拾遺》:利大小便,宣通,去煩熱,食之令人心寬,止渴,下氣。
2、《食性本草》:主胃口熱閉,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熱。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淋巴結核:八月札、金櫻子、海金砂根各四兩,天葵子八兩。煎湯分三天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2、治胃腸脹悶:三葉木通根或果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洗凈,稍浸,悶潤至透,切片曬干,或洗凈曬干,用時搗碎。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干燥的肉質漿果呈卵狀圓柱形,稍彎曲,長3~8厘米,直徑2.5~3.5厘米,頂端鈍圓,基部具果柄痕。表面淺黃棕色至土棕色,皺縮,成熟者皺紋粗大而疏,未熟者皺紋細小而密。果皮厚,革質或微角質。種子多數,包被在絮狀果瓤內,形狀不規則,呈圓形、長圓形或卵圓形,略扁平,外表紅棕色或棕黑色,有光澤,皺紋細密。果肉氣微香,味澀而淡。以肥壯、皮皺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9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