苘麻子,中藥名。為錦葵科植物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Medic.的種子。具有清利濕熱,解毒消癰,退翳明目的功效。主治赤白痢疾,小便淋痛,癰疽腫毒,乳腺炎,目翳。
中文名稱
苘麻子拉丁文名
AbutiliSemen別名
苘實、空麻子、野苧麻子、冬葵子、青麻子、苘麻種子、野棉花子、白麻子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利濕熱,解毒消癰,退翳明目。
主治赤白痢疾,小便淋痛,癰疽腫毒,乳腺炎,目翳。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或入散劑。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化學(xué)成分含油15%-17%,其中58%為亞油酸。
相關(guān)論述1、《新修本草》:“主赤白冷熱痢,散服飲之;吞一枚,破癰腫。”
2、《綱目》:“主眼翳瘀肉,起倒睫拳毛。”
3、《湖南藥物志》:“明目,止痢。”
4、《陜甘寧青中草藥選》:“消炎,利尿,通乳。主治小便不利,產(chǎn)后乳汁不下,乳房脹痛。”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赤白痢:苘麻子一兩。炒令香熟,為末,以蜜漿下一錢,不過再服。(《楊氏產(chǎn)乳方》)
2、治腹瀉:苘麻子焙干,研細末。每次3g,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
3、治尿道炎,小便澀痛:苘麻子15g。水煎服。(《長白山植物藥志》)
4、治乳汁不通:苘麻子12g,王不留行15g,穿山甲6g。水煎服。(《長白山植物藥志》)
5、治瘰疬:苘麻果實連殼研末,每星期6-9g(小兒減量),以豆腐干1塊切開,將藥末夾置豆腐干內(nèi),水煎,以湯內(nèi)服,以豆腐干貼患處。如無果實,可用苘麻幼苗(約15cm高上下)2-3株,作為1劑,同豆腐煮,服用法同上。(《江西民間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后,打下種子,篩去果皮及雜質(zhì),再曬干。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扁長方形,有的分化成單細胞非腺毛。下皮細胞1列,略徑向延長。柵狀細胞1列,長柱形,長約至88μm,壁極厚,上部可見線形胞腔,其末端膨大,內(nèi)含細小球狀結(jié)晶。色素層4-5列細胞,含黃棕色或紅棕色物。胚乳和子葉細胞含脂肪油和糊粉粒,子葉細胞還含少數(shù)細小草酸鈣簇晶。
2、取本品粉末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適量,加熱回流至提取液無色,放冷,棄去石油醚液,藥渣揮干,加乙醇30ml,超聲處理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2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苘麻子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醇-甲酸(3∶1∶0.5∶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藥材性狀種子三角狀扁腎形,一端較尖,長3.4-4mm,寬約3mm。表面暗褐色,散有稀疏短毛,邊緣凹陷處具淡棕色的種臍。種皮堅硬,剝落后可見胚根圓柱形,子葉折疊呈W字型,胚乳與子葉交錯。氣微,味淡。
以籽粒飽滿,無雜質(zhì)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9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