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石耳 紅石耳,中藥名。為石耳科植物紅腹石耳Umbilicariahypococcinea(Jatta)Liano的地衣體。分布于山西、陜西、西藏。具有理氣健胃,利水除脹之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脘腹脹痛,痢疾,疳積。 中文名稱 紅石耳...
使君子 使君子,中藥名。為使君子科使君子屬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的干燥成熟果實。具有殺蟲消積的功效。主治蛔蟲病,蟯蟲病,小兒疳積。 中文名稱 使君子拉丁文名 Quisqualis Fructus別名...
紅頭小仙 紅頭小仙,中藥名。為菊科植物柔毛艾納香Blumeamollis(D.Don)Merr.[ErigeronmolleD.Don;BlumeaWightianaDC.;B.parvifoliaDC.]的全草。分布于華南、西南及浙江、...
華紫報春花 華紫報春花,中藥名。為報春花科植物紫花雪山報春PrimulasinopurpureaBalf.f.exHutch.的根或全草。具有散瘀止血,消疳之功效。用于產(chǎn)后惡露不止,崩漏,小兒疳積。 中文名稱 華紫報春花別名 三月...
綠礬 綠礬,中藥名。為含硫酸亞鐵(FeSO4)的礦石或化學制品。分布于山東、湖南、陜西、甘肅、新疆、安徽、浙江、河南、四川等地。具有之補血消積、解毒斂瘡、燥濕殺蟲功效。常用于血虛萎黃,疳積,腹脹痞滿,腸風便血,瘡瘍潰爛,喉痹口瘡,爛弦風眼...
鵝內(nèi)金 鵝內(nèi)金,中藥名。為鴨科動物家鵝Ansercygnoidesorientalis(L.)的砂囊內(nèi)壁。以華東、華南地區(qū)飼養(yǎng)較多。具有健脾消食,澀精止遺,消癥化石之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瀉痢,疳積,遺精遺尿,泌尿系結(jié)石,膽結(jié)石,癥瘕經(jīng)閉...
錦雞兒 錦雞兒,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錦雞兒Caraganasinica(Buchoz)Rehd.的花。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陜西。具有健脾益腎,和血祛風,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虛勞咳嗽,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氣虛,帶下,小兒疳積,痘疹透發(fā)...
老虎俐根皮 老虎俐根皮,中藥名。為蕁麻科植物全緣火麻樹Dendrocnidesinuata(Bl.)Chew的根皮。分布于海南、廣西、云南、西藏等地。具有健脾消疳之功效。常用于小兒疳積。 中文名稱 老虎俐根皮性味歸經(jīng) 味微苦,性平...
老槍谷根 老槍谷根,中藥名。為莧科植物尾穗莧AmaranthuscaudatusL.的根。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亦有野生。具有健脾,消疳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虛弱之倦怠乏力、食少,小兒疳積。 中文名稱 老槍谷根別名 老槍谷、紅莧菜、尾穗莧...
鵝絨藤 鵝絨藤,中藥名。為蘿藦科植物鵝絨藤CynanchumchinenseR.Br.莖中的白色漿乳汁及根。分布于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山東、江蘇、浙江、河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消積健胃,利水消腫之功效。常用于小兒食...
多花胡枝子 多花胡枝子,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多花胡枝子LespedezafloribundaBunge的根或全草。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河南、陜西、甘肅、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消積散瘀,截瘧之功效。常用于小兒疳積,瘧疾。 中文名稱...
感應草 感應草,中藥名。為酢漿草科感應草屬植物感應草BiophytumsensitivumL.的全草,主要分布于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具有化痰定喘,消積利水之功效,用于哮喘,小兒疳積,水腫,淋濁。 中文名稱 感應草別名...
菊花參 菊花參,中藥名。為龍膽科植物肉根龍膽GentianasarcorrhizaLingetMaexT.N.Ho的根。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益肺腎,退虛熱的作用。主治肺虛咳嗽,腎虛遺精、遺尿,虛勞發(fā)熱,病后體虛,頭昏多夢,自汗,盜汗...
羅傘草 羅傘草,中藥名。為酢漿草科植物感應草Biophytumsensititvum(L.)DC.[OxalissensitivumL.;BiophytumnanumH.Chang]的全草。分布于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具有化...
驚風草 驚風草,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直梗高山唐松草ThalictrumalpinumL.var.elatumUlbr.[T.esquiroliiLevl.etVent.]的全草。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疳積藥 疳積藥,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腺花香茶菜Isodonadenanthus(Diels)Kudo的根。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貴州西南部,云南西部、中部及中南部。具有健脾利濕,鎮(zhèn)吐理氣之功效,用于上吐下瀉,消食化積,除脹滿,消痞滿,澀腸止痢...
綠蘭花 綠蘭花,中藥名。為玄參科植物通泉草Mazusjaponicus(Thunb.)O.Kuntze.的全草。全國各地多有分布。味苦、微甘,性涼,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健脾消積的功效。主治熱毒癰腫,膿皰瘡,疔瘡,燒燙傷,尿路感染,腹水...
疳積草 疳積草,中藥名。為爵床科明萼草屬植物孩兒草Rungiapectinata(L.)Nees的全草。分布于臺灣、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qū)。具有清熱利濕,消積導滯之功效,用于小兒疳積,消化不良,肝炎,腸炎,感冒,喉痛。眼結(jié)膜炎,頸淋巴結(jié)結(jié)...
金邊兔耳草 金邊兔耳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杏香兔兒風的全草,味甘、微苦,性涼。歸肺,肝經(jīng)。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虛癆咳血、濕熱黃疸、水腫、癰疽腫毒、瘰疬等證。 中文名稱 金邊兔耳草別名 一枝香、免兒風、撲地金鐘...
鹿藿 鹿藿,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鹿藿(RhynchosiavolubilisLour.)的莖葉。5~6月采收,鮮用或曬干,貯干燥處。生于海拔400~1200m的山坡雜草中或附攀樹上,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
Copyright 我愛中草藥網(wǎng) Rights Reserved. XMLsitemap TXTsitemap 網(wǎng)站地圖 魯ICP備19056656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