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根,中藥名。為芭蕉目、芭蕉科、芭蕉屬植物。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根莖入藥,性淡味涼,具有清熱,止渴,利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天行熱病,煩悶,消渴,黃疸,水腫,腳氣,血淋,血崩,癰腫,疔瘡,丹毒。
中文名稱
芭蕉根性味歸經
味淡,性涼。歸脾、心包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止渴,利尿,解毒。主治 天行熱病,煩悶,消渴,黃疸,水腫,腳氣,血淋,血崩,癰腫,疔瘡,丹毒。用法用量 15-30g(鮮者30-60g);或搗汁。外用:搗敷、搗汁涂或煎水含漱。禁忌 多服動冷氣。胃弱脾弱,腫毒系陰分者禁用。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消渴,口舌干燥,骨節(jié)煩熱:生芭蕉根,搗絞取汁,時飲一、二合。(《太平圣惠方》)
2、黃疸病:芭蕉根9g,山慈姑6g,膽草9g。搗爛,沖水服。(《湖南藥物志》)
3、血淋心煩,水道中澀痛:旱蓮子50g,芭蕉根50g。上細銼,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三分,去滓,食前分為三服。(《太平圣惠方》)
4、乳糜尿:鮮芭蕉根200g,瘦豬肉200g。水燉,服湯,分早晚2次服,每隔3天服1劑(《湖北中醫(yī)雜志》)
5、高血壓:芭蕉根莖(15-30g)煎汁,或同豬肉煮食。(《浙江民間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3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