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花菜,中藥名。為石花菜科植物石花菜GelidiumamansiiLamx.、細毛石花菜Gelidiumcrinale(Turn.)Lanx.、大石花菜GelidiumpacificumOkam.等的藻體。具有清熱解毒,化瘀散結,緩下,驅蛔的功效。主治腸炎腹瀉,腎盂腎炎,癭瘤,腫瘤,痔瘡出血,慢性便秘,蛔蟲癥。
中文名稱
石花菜別名
牛毛石花、石花草、凍菜、紅絲、雪花菜、牛毛菜(山東)、洋菜、鳳尾(江蘇)性味歸經
味甘、咸,性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化瘀散結,緩下,驅蛔。主治 腸炎腹瀉,腎盂腎炎,癭瘤,腫瘤,痔瘡出血,慢性便秘,蛔蟲癥。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化學成分1、石花菜:含瓊脂糖,瓊脂膠,牛磺酸,N,N-二甲基牛磺酸,24-亞甲基膽甾醇,膽堿,維生素B2,及抗病毒多糖。
2、細毛石花菜:含胱硫醚。
藥理作用石花菜所含半乳糖聚合體的硫酸化多糖化合物,對B型流感病毒與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抗病毒多糖可用于治療病毒感染如艾滋病。50-1000μg/ml時對病毒逆轉錄酶活性有很強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1、《中國藥用海洋生物》:“清熱解毒。用于腸炎,肛門周圍腫瘤,腎盂腎炎;亦有用于試治乳腺癌、子宮癌。”
2、《全國中草藥匯編》:“驅蛔,緩下,并可去上焦風熱。”
3、《福建藥物志》:“軟堅,養陰,清熱。主治咳嗽、癭瘤、痔瘡出血。”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腸炎,肛門周圍腫瘤:石花菜15g,白頭翁、秦皮各9g。煎服。或石花菜煮成凍內服。
2、治腎盂腎炎:石花菜15-30g。水煎加糖適量,內服。或水煮成凍內服。
3、試治乳腺癌,子宮癌:石花菜、海帶、海蒿子各15g。煎服。(1-3方出自《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附注同屬植物尚有中肋石花菜Gelidiumjiponicum(Harv.)Okam.分布于福建、臺灣;匍匐石花菜G.pusillum(Stackb.)LeJol.分布于全國沿海;異形石花菜G.vagumOkam.分布于我國黃海沿岸。亦供藥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季釆收,去除雜質,洗凈,鮮用或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石花菜:藻體紫色,叢生,長8-15cm,軟骨質。基部有固著器。主枝與分枝扁平,分枝4-5次,呈羽狀,枝端有時可見略膨大的囊果。氣微腥,味微咸。
2、細毛石花菜:藻體較小,長1.5-3cm。小枝稀疏,細絲狀。
3、大石花菜:藻體長12-18cm。主枝與分枝密生1-2次復羽狀小枝。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5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