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瓜子,中藥名。為葫蘆科栝樓屬植物王瓜Trichosanthescucumeroides(Ser.)Maxim.的種子。植物王瓜,分布于我國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南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肺痿吐血,黃疸,痢疾,腸風下血。
中文名稱
王瓜子別名
赤雹子《本草衍義》,馬雹兒子《瀕湖集簡方》,土瓜子《皮心垣家抄》土瓜仁《本草匯言》性味歸經
味酸、苦,性平。入肺、大腸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主治 肺痿吐血,黃疸,痢疾,腸風下血。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相關論述1、《藥性論》:“主蠱毒,治小便數遺不禁。”
2、《日華子本草》:“潤心肺,治黃病,生用:治肺痿吐血,腸風瀉血,赤白痢,炒用。”
3、《本草衍義》:“治頭風。”
4、《綱目》:“治反胃吐食。”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心肺伏熱,吐血衄血,土瓜子微炒,研細,空心服二錢,白湯送。(《皮心垣家抄》
2、治黃疸,土瓜子、郁金、茵陳、秦艽、白鮮皮各10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3、治大便下血,土瓜仁一兩,生地黃二兩(俱炒黑),黃連五錢(焙)。共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米飲下。(《本草匯言》)
4、治筋骨痛攣,馬雹兒子炒開口為末,酒服一錢,日二服。(《瀕湖集簡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摘成熟的果實,對剖,取出種子,洗凈后曬干。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未成熟的癟粒,洗凈,干燥。同時搗碎。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呈長方十字形,分3室,兩端每室外邊各有一圓形凹陷或成小孔狀,室內中空。中間1室外圍有1個寬環,長1-1.2cm,寬6-8mm。表面灰棕色或黑褐色,有時兩端略呈亮灰色。全體粗糙,有眾多的小突起。體輕,種皮堅硬,破開后,中間室內可見2片長方形的子葉,油性大。氣微,味淡。以粒大、飽滿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5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