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見,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雪里見ArisaemarhizomatumC.E.C.Fisch.的根莖。分布于湖南、廣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祛風除濕,散瘀止痛,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于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勞傷疼痛,跌打損傷,胃痛,結核性潰瘍,瘡癰腫毒,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雪里見別名
半截爛、大半夏、獨角蓮、麻醉藥、大麻藥、野包谷、蛇包谷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歸腎經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散瘀止痛,解毒消腫。主治 用于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勞傷疼痛,跌打損傷,胃痛,結核性潰瘍,瘡癰腫毒,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入膠囊,0.3-0.6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或磨酒涂。注意事項 孕婦及體弱者禁服。相關論述1、《貴州草藥》:“解毒止痛,祛風除濕。主治無名腫毒,勞傷疼痛,風濕麻木。”
2、《湖南藥物志》:“散瘀鎮痛,解毒消腫。”
3、《湖北中草藥志》:“主治外傷出血,癰疽疔毒。”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風濕麻木:雪里見、草烏各30g,瓜子金、天南星各15g,莽草葉6g。共搗絨,加酒120g,蜂蜜30g,浸泡3天后,用七星針蘸藥汁,在患處輕刺。
2、治勞傷疼痛:雪里見3g。泡酒120g,每次服3g。(1-2方出自《貴州草藥》)
3、治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胃痛,牙痛:(雪里見)根狀莖0.3-0.6g。研末,用豆腐皮或饅頭皮包好(裝膠囊更好,不能接觸口腔粘膜),酒送服。或用10%酒浸液外搽。
4、治結核性潰瘍:(雪里見)根狀莖研末,撒瘡面少許。
5、治瘡癤腫毒初起,毒蛇咬傷:(雪里見)根狀莖磨酒涂(蛇傷不涂傷口)。(3-5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呈圓柱形,有的基部隘縮,長約3.5cm,直徑約2cm。表面淡黃褐色、黃棕色或黑褐色,稍顯粗糙,密生環紋和點狀根痕。頂端平截,中心有凹陷的莖痕或有莖基殘留,外披有棕色膜質殘葉。基部平截或為腐爛后呈黑褐色的疤痕,略凹陷。質堅實而硬,斷面淡灰黃色,粉質,在擴大鏡下觀察,可見密布白色細小亮結晶。無臭,味淡而辛辣刺舌。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7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