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中藥名。為旋花科菟絲子屬植物菟絲子CuscutachinensisLam.的全草。植物菟絲子,分布于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內蒙古、新疆、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浙江、福建、四川、云南等省,伊朗,阿富汗向東至日本,朝鮮,南至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也有分布。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健脾利濕之功效。主治痢疾,黃疸,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淋濁,帶下,便溏,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癰疽腫毒,痱子。
中文名稱
菟絲別名
唐《詩經》,蒙《毛詩傳》,王女《爾雅》,菟蘆《本經》,鸮蘿、復實、赤網《吳普本草》,兔丘《廣雅》,菟縷、菟累《別錄》,野狐漿草《圣惠方》,火焰草《庚辛玉冊》,金線草、野狐絲《群芳譜》,黃絲草《本草述》性味歸經
味苦、甘,性平。入肝、腎、膀胱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健脾利濕。
主治痢疾,黃疸,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淋濁,帶下,便溏,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癰疽腫毒,痱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搗汁涂、滴患處。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論述1、《本經》:“汁去面??!?/p>
2、《本草蒙筌》:“解熱毒痱疹,散癢塌痘瘡。”
3、《藥鑒》:“利水,治濕熱。”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小便不通,金絲草一握,同韭菜根頭煎湯洗小肚。(《慈惠小編》)
2、治陽痿遺精,腰膝酸痛,小便淋漓,大便塘泄,婦女白帶,金燈藤全草9~12g,水煎,沖黃酒、紅糖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治細菌性痢疾、腸炎,鮮菟絲子全草30g,每日1劑,煎服2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4、治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金絲草研粉,每次0.9~1.5g,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浙江藥用植物志》)
5、治目赤腫痛,咽喉腫痛,鮮金絲草適量。搗爛取汁,滴眼或滴喉。(《浙江藥用植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全草,曬干或鮮用。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凈,稍潤,切長段,干燥,過篩。
保存方法
曬干貯于干燥容器內,置陰涼通風處。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藥材性狀:干燥莖多纏繞成團,呈棕黃色,柔細,直徑約1㎜。葉退化成鱗片狀,多脫落?;ù厣谇o節,成球形。果實圓形或扁球形,大小不一,棕黃色。氣微,味苦。
2、飲片性狀:為不規則的段,呈亂絲狀或結成團。莖纖細,淡黃色或棕黃色,多彎曲不直,偶有螺旋狀?;ㄐ。姞睿厣?,淡棕黃色。蒴果近球形,淡黃色。氣微,味微苦、澀。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9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