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梅根,中藥名。為馬鞭草科植物馬纓丹LantanacamaraL.的根。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散結的功效。主治感冒發熱,傷暑頭痛,胃火牙痛,咽喉炎,痄腮,風濕痹痛,瘰疬痰核。
中文名稱
五色梅根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瀉火,解毒散結。主治 感冒發熱,傷暑頭痛,胃火牙痛,咽喉炎,痄腮,風濕痹痛,瘰疬痰核。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煎水含漱。
禁忌 《福建藥物志》:“本品有毒,內服有頭暈、惡心、嘔吐等反應,必須掌握用量,防止不良反應。孕婦及體弱者忌用。”化學成分根含水蘇糖,毛蕊花糖,筋骨草糖,毛蕊花四糖,馬纓丹糖A、B,黃花夾竹桃臭蟻甙甲,黃花夾竹桃臭蟻甙乙,都桷子甙,8-表馬錢子甙,山梔甙甲酯,馬纓丹酸,22β-O-當歸酰馬纓丹酸,齊墩果酸,22β-O-當歸酰齊墩果酸,22β-O-千里光酰基齊墩果酸,22β-羥基齊墩果酸,19α-羥基熊果酸,馬纓丹熊果酸即3β-異戊酰基-19α-羥基熊果酸,牛膝葉馬纓丹二酮,異牛膝葉馬纓丹二酮,6-甲氧基牛膝葉馬纓丹二酮,7-甲氧基牛膝葉馬纓丹二酮,6-甲氧基異牛膝葉馬纓丹二酮,7-甲氧基異牛膝葉馬纓丹二酮等。
藥理作用1、抗炎作用:灌胃給予五色梅根水煎濃縮液20g/(kg·d),40g/(kg·d),連續3-6d,能顯著抑制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腫脹百分率;顯著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呈明顯的抗炎作用。
2、鎮痛作用:灌胃給予上述劑量的水煎濃縮液,顯著減少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次數;延長熱刺激所致小鼠痛覺反應潛伏期,呈一定的鎮痛作用。
3、免疫作用:灌胃給予上述劑量的水煎濃縮液,連續5d,可顯著增加幼齡小鼠的胸腺和脾臟重量,提示五色梅根可能有增強免疫功能作用。
相關論述1、《廣西中藥志》:“活血,去風濕。治跌打、風濕。”
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退大熱。”
3、《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退久熱,消炎散結。治久熱不退,感冒發熱,腮腺炎,咽喉炎,瘧疾,痰火核,風濕骨痛。”
4、《福建藥物志》:“祛風利濕,活血散瘀。治感冒,胃痛,腺炎,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感冒,流感,腮腺炎,高熱不退:馬纓丹干根30-60g,或鮮根60-120g。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暑天頭痛:馬綏丹鮮根30-60g。搗爛煎水服。(江西《草藥手冊》)
3、治風火牙痛:五色梅根、石膏各30g。煎水含漱,咽下少許。(《廣西中藥志》)
4、治關節風濕痛:馬纓丹鮮根30g,水煎服;或加肖梵天花干根24g,酒水煎,加食鹽少許服。(《福建中草藥》)
5、治頸淋巴結結核:馬纓丹根15g,九子連環草10g,地膏藥根30g。水煎服。亦可配馬纓丹葉搗敷患處。(《四川中藥志》1979年)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鮮用或切片曬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0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