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地蜈蚣,中藥名。為七指蕨科植物七指蕨Helminthostachyszeylanica(L.)Hook.[BotrychiumzeylanicumL.;OsmundazeylanicaL.]的根莖或全草。分布云南、廣西、海南、臺灣等地。具有清肺化痰,散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咳嗽,哮喘,咽痛,跌打腫痛,癰瘡,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入地蜈蚣別名
倒地蜈蚣、蜈蚣草、倒麒麟、地蜈蚣、過路蜈蚣、過路鵝江、假七葉一枝花、七葉一枝槍性味歸經
味苦、微甘,性涼。歸肺、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肺化痰,散瘀解毒。主治 用于咳嗽,哮喘,咽痛,跌打腫痛,癰瘡,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相關論述1、《廣西民間常用草藥》:“清熱化痰。治癆熱咳嗽、跌打內傷。”
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主治咽炎,扁桃體炎,咳嗽?!?/p>
3、《廣西本草選編》:“潤肺化痰,消腫解毒。主治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跌打腫痛,癰瘡,蛇傷?!?/p>
4、《臺灣藥用植物志》:“治諸癭瘤,消炎,解熱,良血行,治小兒食欲不振,結核病。與蒟醬同服為強壯劑,并治百日咳以及發熱疾患。治梅毒,痢疾,卡答兒及初期肺病?!?/p>
5、《中國藥用孢子植物》:“用于肺炎、痢疾?!?/p>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跌打內傷,散瘀止痛:入地蜈蚣,童便浸四十九日,洗凈曬干,研末。每服1.8g,酒或開水送下。(《廣西藥用植物圖志》)
2、治癆熱咳嗽:入地蜈蚣15g,豬蹄120g。用水煲湯服。(《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狀莖粗壯,外面紫紅色,內面白色,有多數肉質須根,形似蜈蚣。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2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