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馨花,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素馨花JasminumgrandiflorumL.的花蕾。具有舒肝解郁,行氣止痛的功效。主治肝郁氣滯所致的脅肋脘腹作痛,下痢腹痛。
中文名稱
素馨花別名
耶悉茗花、野悉蜜、玉芙蓉、素馨針性味歸經
味微苦,性平;歸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舒肝解郁,行氣止痛。主治 肝郁氣滯所致的脅肋脘腹作痛,下痢腹痛。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代茶飲。
化學成分素馨花中含有芳樟醇,乙酸苯甲酯,苯甲酸(Z)-3-己烯酯,順式-茉莉酮,吲哚,素馨內酯及茉莉酮酸甲酯。
同屬植物素方花花蕾和盛開的花中所含成分不同。花蕾中的主要成分為植物醇和芳樟醇。芳香族化合物尤其是對-烯丙基苯酚僅見于開放的花中,花中還含乙酸芐酯,橙花醇,牻牛兒醇,吲哚,4-異丙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酸己烯酯,三甲基十五碳酮,異植醇,苯甲酸桂皮酯,乙酸異植醇酯,牻牛兒醇基牻牛兒醇,乙酸植醇酯及乙酸牻牛兒醇基牻牛兒醇酯。
相關論述1、《綱目》:“采花壓油澤頭,甚香滑也。”
2、《嶺南采藥錄》:“解心氣郁痛,止下痢腹痛。”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舒肝解郁,化滯止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治消化不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癥見脘腹脅痛偏于熱者:素馨花9g,川樸6g,延胡索、佩蘭各9g。水煎服。(《中藥臨床應用》素馨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于夏、秋季節,花蕾形成后選晴天,當太陽尚未升起時采摘花蕾,隔水蒸15-20min,使其變軟后,取出晾干即成。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花蕾略呈筆頭狀,長2-3cm。表面金黃色或淡黃褐色,皺縮,花冠筒細管狀,長1-2cm,直徑1-1.5mm,花冠裂片5片,呈覆瓦狀裹緊,直徑2-3mm,剖開可見著生于花冠筒上部的2枚雄蕊,花絲短,花藥狹長圓形,中央常有花柱殘存。質稍脆,遇潮變軟。氣香,味微苦、澀。
以色金黃、氣香濃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3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