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葉風毛菊,中藥名。為菊科植物三角葉風毛菊Saussureadeltoidea(DC.)C.B.Clarke[AplataxisdeltoideaDC.]的根。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臺灣、西藏等地。具有祛風濕,通經絡,健脾消疳之功效。常用于風濕痹痛,白帶過多,腹瀉,痢疾,小兒疳積,胃寒疼痛。
中文名稱
三角葉風毛菊別名
白牛蒡根、毛葉威靈仙、大葉防風、翻白葉、豬蹄叉、白紫菀性味歸經
味甘、微苦,性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濕,通經絡,健脾消疳。主治 用于風濕痹痛,白帶過多,腹瀉,痢疾,小兒疳積,胃寒疼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相關論述1、《貴州草藥》:“滋陰清熱,利濕,補肝腎。”
2、《全國中草藥匯編》:“健脾消疳,催乳,祛風濕,通經絡。主治產后乳少,白帶過多,消化不良,腹脹,小兒疳積,骨折,病后體虛,并治胃寒痛,風濕骨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虛熱盜汗:翻白葉30g。燒豬蹄吃,每日2次。
2、治痢疾:翻白葉15g。加紅糖煨水服,每日3次。
3、治頭暈耳鳴:翻白葉30g。燉豬肉吃,每日2次。(1-3方出自《貴州草藥》)
附注 本品苗族用根主治產后乳少、白帶過多、腹脹、小兒疳積、骨折、病后體虛,并治胃寒痛、風濕骨痛。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凈,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6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