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裂葉犁頭尖,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馬蹄犁頭尖Typhoniumtrilobatum(L.)Schott的塊莖。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各省區的熱帶地區。具有散瘀,止血,消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毒蛇咬傷,疔瘡。
中文名稱
三裂葉犁頭尖別名
馬蹄犁頭尖、山半夏、野半夏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溫。歸肝、腎經毒性
有毒(《全國中草藥匯編》)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止血,消腫,解毒。主治 用于毒蛇咬傷,疔瘡。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注意事項 ~本品如用于內服,應制過。制法與半夏同。~孕婦忌服,未經炮制,不可內服。~相關論述 1、《全國中草藥匯編》:“三裂葉犁頭尖(野半夏)可祛風寒,消腫,止痛。”2、《新華本草綱要》:“塊莖:味辛,性溫,有毒。有祛風寒,補血氣的功效。”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毒蛇咬傷:三裂葉犁頭尖塊莖差不多指頭大,搗爛加白酒絞汁,內服。其渣外敷創口四周。(《藥用植物彩色圖譜》)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曬干。炮制方法1、生三裂葉犁頭尖: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2、清三裂葉犁頭尖:取凈品,大小分開,用8%白礬溶液浸泡,至內無干心,口嘗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凈,切厚片,干燥。每半夏100kg,用白礬20kg。
3、姜三裂葉犁頭尖:取凈品,大小分開,用水浸泡至內無干心時,另取生姜切片煎湯,加白礬與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每半夏100kg,用生姜25kg。
4、法三裂葉犁頭尖:取凈品,大小分開,用水浸泡至內無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適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適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攪勻,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凈品,浸泡,每日攪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黃色均勻,口嘗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凈,陰干或烘干。每半夏100kg,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7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