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漆,中藥名。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febrifugaLour.的嫩枝葉。分布于陜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具有祛痰,截瘧之功效。用于癥瘕積聚,瘧疾。
中文名稱
蜀漆別名
葉、雞尿草、鴨尿草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溫。歸肝經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功效作用
功能祛痰,截瘧。
主治用于癥瘕積聚,瘧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研末。
注意事項正氣虛弱,久病體弱者慎服。
藥理作用具有抗瘧作用,能迅速控制癥狀及消除血中瘧原蟲,但作用時間短,故容易復發。對阿米巴原蟲有抑制作用,還有解熱作用,催吐作用。
相關論述《吳普本草》:“蜀漆,如漆葉,藍青相似,五月采。”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用于瘧疾,小兒驚厥,中惡等。
相關配伍治瘧多寒者,名曰牝瘧:蜀漆(洗去腥)、云母(燒二日夜)、龍骨等分。杵為散。未發前,以漿水服半錢匕。溫瘧加蜀漆半分,臨發時服一錢匕。(《金匱要略》蜀漆散)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曬干。
炮制方法1、蜀漆:取原藥材,篩凈灰屑,揀去雜質。
2、炒蜀漆:取凈蜀漆,清炒至微焦為度。或用酒炒。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嫩枝圓柱形,細弱,有縱皺紋。葉皺縮破碎,褐綠色或黃褐色,完整者展平后,葉片呈橢圓形、廣披針形或長方狀倒卵形,長5-17cm,寬1-6cm,先端尖,邊緣有鋸齒,基部楔形,兩面疏被短毛或光滑無毛,葉柄長1-2cm。多嗅有特殊悶氣,味微苦。以老梗少、葉大不破碎、味濃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8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