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中藥名。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nuciferaGaertn.的肥大根莖。分布于南北各地。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熱病煩渴,吐衄血,下血。
中文名稱
藕別名
光旁性味歸經
味甘,性寒。歸心、肝、脾、胃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生津,涼血,散瘀,止血。主治 用于熱病煩渴,吐衄血,下血。用法用量 內服:生食、搗汁或煮食,適量。外用:適量,搗敷。注意事項 贊寧《物類相感志》:“忌鐵器。”相關論述 1、論生藕、熟藕性能及服食方法①繆希雍:“藕,生者甘寒,能涼血止血,除熱清胃,故主消散瘀血,吐血,口鼻出血,產后血悶,罯金瘡傷折及熱渴,霍亂,煩悶,解酒等功;熟者甘溫,能健脾開胃,益血補心,故主補五臟,實下焦,消食,止泄,生肌,及久服令人心歡止怒也。”(《本草經疏》)②王士雄:“藕以肥白純甘者良。生食宜鮮嫩,煮食宜壯老,用砂鍋桑柴緩火煨極爛,入煉白蜜收干食之,最補心脾。若陰虛,肝旺,內熱,血少及諸失血證,但日熬濃藕湯飲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藥可也。”(《隨息居飲食譜》)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小便熱淋:生藕汁、地黃汁、葡萄汁各等分。每服半盞,入蜜溫服。
2、治凍腳裂坼:蒸熟藕搗爛涂之。(1-2方出自《綱目》)
3、治上焦痰熱:藕汁、梨汁各半盞,和服。(《簡便單方》)
4、治墜馬積血心腹,唾血無數:用干荷花并干藕為末,灑調,方寸匕,日三服。(《衛生易簡方》)
5、治吐血:白茯苓(去黑皮)、生干地黃(焙)、蒲黃各等分。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生藕汁半盞,調勻頓服。(《圣濟總錄》藕汁散)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及春初采挖,多鮮用。炮制方法 搗取汁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肥厚橫生,外皮黃白色,節部縊縮,生有腋芽及不定根,節間膨大,大小不等。質脆,斷面白色,有許多大小不等的縱行管道,有白色細絲狀物。無臭,味微甘而澀。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8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