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綠,中藥名。為胡椒科植物豆瓣綠Peperomiatetraphylla(Forst.f.)Hook.etArn.或毛葉豆瓣綠Peperomiatetraphylla(Forst.f.)Hook.etArn.var.sinensis(C.DC.)P.S.ChenetP.C.Zhu的全草。豆瓣綠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毛葉豆瓣綠分布于貴州、云南。具有舒筋活血,祛風除濕,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瘡癤腫毒,咽喉炎,口腔炎,痢疾,水瀉,宿食不消,小兒疳積,勞傷咳嗽,哮喘,百日咳。
中文名稱
豆瓣綠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微溫。歸肝、脾、肺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舒筋活血,祛風除濕,化痰止咳。
主治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瘡癤腫毒,咽喉炎,口腔炎,痢疾,水瀉,宿食不消,小兒疳積,勞傷咳嗽,哮喘,百日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絞汁涂,亦可煎湯熏洗。
注意事項陰虛者不宜用。
相關論述1、《植物名實圖考》:“治跌打。”
2、《貴州民間藥物》:“治勞傷咳嗽及小兒疳瘦。”
3、《云南中草藥》:“清熱解毒,舒筋活絡。”4、《廣西本草選編》:“散瘀駁骨,消積。”
5、《福建藥物志》:“治子宮脫垂,無名腫毒。”
6、《全國中草藥匯編》:“祛風除濕,止咳祛痰,活血止痛。主治風濕筋骨疼痛,肺結核,支氣管炎,哮喘,百日咳,肺膿瘍,小兒疳積,痛經;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風濕筋骨疼痛:每用豆瓣如意根15g,泡酒服。(《云南中草藥》)
2、治瘡癤腫毒,無名腫毒:鮮豆瓣綠搗爛,調食鹽少許外敷。(《廣西本草選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莖表面具粗縱棱,下部節上有不定根。葉肉質,干時皺縮,展平后呈闊橢圓形或近圓形,形似豆瓣,長8-12mm,寬4-8mm,表面淡黃色,有透明腺點,葉脈不甚明顯;葉柄甚短。枝頂或葉腋常有穗狀花序,花序軸密被毛茸。氣微,味淡。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9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