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三七,中藥名。為蘭科植物多花蘭CymbidiumfloribundumLindl.的假鱗莖或全草。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西藏。具有清熱化痰,補腎健腦之功效。常用于肺結核咯血,百日咳,腎虛腰痛,神經衰弱,頭暈頭痛。
中文名稱
牛角三七別名
夏蘭、羊角七、鹿角七性味歸經
味辛、甘、淡,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化痰,補腎健腦。主治 用于肺結核咯血,百日咳,腎虛腰痛,神經衰弱,頭暈頭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研末。外用:適量,浸酒搽;或搗爛敷。相關論述2、《福建藥物志》:“辛,平。”
3、《湖南藥物志》:“清熱解毒,補腎健腦。”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腎虛腰痛:(牛角三七)假鱗莖15g,女貞、火把果(救兵糧)、金櫻子、瓦韋各9g。水煎服。
2、治神經衰弱,頭暈頭痛:(牛角三七)假鱗莖30g,大棗10個。煎水或燉豬瘦肉吃。
3、治跌打損傷,扭銼傷腰痛:(牛角三七)假鱗莖9-15g。水煎服(可兌酒)。研粉則用6g左右,白酒調服。另以適量浸酒外搽;或配山烏龜、臭牡丹根搗爛敷。(1-3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洗凈,切段,鮮用或晾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7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