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矢藤,中藥名。為茜草科雞矢藤屬植物雞矢藤Paederia scandens(Lour.)Mer.或毛雞矢藤P.scandens(Lour.)Mer var.tomentosa(Bl.)H.-M.的地上部分及根。具有消食健胃,化痰止咳,清熱解毒,止痛的功效。主治飲食積滯,小兒疳積,熱痰咳嗽,熱毒瀉痢,咽喉腫痛,癰瘡癤腫,燙火傷,多種痛證,濕疹,皮膚瘙癢等。
中文名稱
雞矢藤拉丁文名
Herba Paederiae別名
雞屎藤、牛皮凍、解暑藤、狗屁藤、臭藤、皆治藤、清風藤性味歸經
味甘、苦,性微寒;歸脾、胃、肝、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醫保類型
醫保(雞矢藤)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消食健胃,化痰止咳,清熱解毒,止痛。
主治1、飲食積滯、小兒疳積:本品既消食化積,又健運脾胃。
2、熱痰咳嗽:本品味苦性寒涼,入肺經,故能清熱化痰止咳。
3、熱毒瀉痢、咽喉腫痛、癰瘡癤腫、燙火傷:本品甘寒苦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4、多種痛證:本品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可治多種痛證,如胃腸疼痛,膽絞痛,腎絞痛,痛經,分娩疼痛,神經痛以及各種外傷、骨折、手術后疼痛等。
5、煎湯外洗或鮮品搗敷,可治濕疹,皮膚瘙癢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15-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化學成分全草含雞矢藤苷、雞矢藤次苷及生物堿、齊墩果酸等。葉含熊果酚苷。
藥理作用本品腹腔注射對小鼠有明顯鎮痛作用,與嗎啡相比,鎮痛作用出現較慢,但較持久。可抗驚厥,鎮靜及局部麻醉。雞矢藤總生物堿能抑制離體腸肌收縮,而增強離體子宮收縮力。醇浸劑有降壓作用。另外可解動物有機磷中毒,并有一定抗菌、抗病毒活性。
相關論述1、《生草藥性備要》:“其頭治新內傷,煲肉食,補虛益腎,除火補血;洗瘡止痛,消熱散毒。其葉擂米加糖食,止痢。”
2、《本草綱目拾遺》:“治瘰疬用根煎酒,未破者消,已潰者斂。”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配黨參、白術、麥芽同用。治小兒疳積,用雞矢藤根與豬小肚燉服,如《福建中草藥》方。
2、治熱痰咳嗽,配瓜蔞皮、膽南星、枇杷葉等同用。
相關藥品暖胃舒樂片。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地上部分,秋冬挖掘根部。洗凈,地上部分切段,根部切片,鮮用或曬干。生用。
保存方法
置通風干燥處。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雞矢藤:本品莖呈扁圓柱形,直徑2-5mm;老莖灰白色,無毛,有縱被紋或橫裂紋,嫩莖黑褐色,被柔毛:質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灰白色或淺綠色。葉對生,有柄,多卷縮或破碎,完整葉片展開后呈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10cm,寬3-6cm,先端尖,基部圓形,全緣,兩面無毛或僅下面疏被短毛,主脈明顯。氣特異,味甘、澀。
2、毛雞矢藤:莖、葉兩面均具毛。
飲片性狀本品為莖、葉混合的段。莖扁圓柱形,兩面具槽。老莖外皮灰棕色,有縱皺紋,有時可見對生的葉柄斷痕,栓皮常脫落;切面皮部黑褐色,木部灰黃色,略呈蝴蝶狀,具放射狀紋理和多數細孔。嫩莖黑褐色;切面灰白色或淺綠色;質韌,斷面纖維性。葉多已切碎或皺縮,葉脈于背面稍突起,兩面無毛或具毛。氣特異,味淡。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2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