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蛇,中藥材名。為蛇蜥科動物脆蛇蜥OphisaurushartiBoulenger的全體。具有活血祛風,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跌打損傷,骨折,大麻風,風濕痛,久痢,疳積,癰瘡腫毒。
中文名稱
脆蛇別名
金蛇、地鱔、錫蛇、銀蛇、金星地鱔、金星鱔、片蛇、蛇蜥、無腳蜥、碎蛇性味歸經
味辛、咸,性平;歸肝、脾、腎經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動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祛風,解毒消腫。主治 跌打損傷,骨折,大麻風,風濕痛,久痢,疳積,癰瘡腫毒。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研末,3-9g;或浸酒。外用:適量,膏涂或研末撒。
注意事項孕婦禁服。無風濕瘀血凝滯者慎服。
化學成分本詞條僅用于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相關論述1、《開寶本草》:“解生金毒。人中金藥毒者,取金蛇四寸,炙令黃,煮汁飲,頻服之,以瘥為度。銀蛇解銀藥毒。”
2、《本草圖經》:“能解眾毒,止瀉泄及邪熱。”
3、《綱目》:“療久痢。”
4、《滇略》:“治惡疽,腰以上用首,腰以下用尾;又治大麻風及痢。”
5、《滇黔記游》:“接斷骨。”
6、《綱目拾遺》:“肉熬膏,箍癰疽,去風癘,其骨醋磨,圍腫毒。”
7、《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續絕傷,祛風濕,消腫毒,去瘀血,接筋骨。治跌打損傷,大麻風及癰腫等癥。”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跌傷、骨折:碎蛇15g,乳香9g,沒藥9g,自然銅12g。水2碗,煎取1碗,分2次服。(《廣西藥用動物》)
2、治風濕痛:脆蛇5條,用白酒500ml浸泡。10d后,飲酒。每次5-10ml,每日2次。(《中國動物藥》)
3、治久痢:金星鱔(酥炙)、白礬、鉛丹各半兩。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米飲調下,食前。(《圣濟總錄》金星鱔散)
4、治營養不良,頭暈目眩:脆蛇去頭,瓦上焙干,研細末,開白水沖服,每服10g,日服2次。(《中國動物藥》)
5、治小兒疳積:碎蛇1條。去頭、皮和內臟,和瘦豬肉同蒸吃,每日1條,共吃4條。
6、治外傷出血:碎蛇、飛龍掌血(根皮)各等量。共研末,外撒傷口。(5-6方出自《廣西藥用動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春、秋季捕捉,捕后放入瓦缸中,用酒醉死;或放在鍋內用微火烘死,以頭為中心,盤成圓盤形,用竹簽固定,烘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本品呈圓盤形,頭居中,尾在外,盤徑6-10cm。背面棕黃色或綠褐色,有光澤,腹面呈黃白色,帶有竹簽痕跡。腹側各有1條凹溝。頭三角形,尾細尖,體輕,質脆。氣微腥。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4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