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側耳,中藥名。為虎耳草科梅花草屬植物突隔梅花草Parnassia delavayi Franch.的全草或根。具有清熱潤肺,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肺結核,喉炎,腮腺炎,淋巴結炎,熱毒瘡腫,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白側耳別名
梅花草、黃草、小白花、馬蹄草、白耳菜、肺心草、白折耳、水折耳性味歸經
味甘,性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潤肺,解毒消腫主治肺結核,喉炎,腮腺炎,淋巴結炎,熱毒瘡腫,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搗敷。
相關論述1、《貴州民間方藥集》:“鎮咳,祛痰,驅風,解熱,利尿。”
2、《云南中草藥》:“清熱潤肺,消腫止痛。主治肺結核,腮腺炎,淋巴腺炎,喉炎,白帶,熱毒瘡腫,跌打損傷。”
3、《滇南本草》整理本:“止咳化痰,安胎。”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久咳成癆:白側耳6g,鹿銜草6g。燉豬肺服。
2、治銅錢癬:鮮白側耳根30g,在火上稍熏烤片刻,揉搓成團,擦患處。(1、2方出自《貴州民間方藥集》)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8月采收,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根莖呈不規則團塊狀,棕褐色,具多數不定根、鱗片及葉柄殘基,頂端被毛。莖圓柱形,有縱棱,質脆,易折斷。葉皺縮,基生葉完整者呈腎形或心形,厚紙質,葉柄長達16cm。莖生葉1片,圓形,基部心形,抱莖。花黃色,單生莖端。有時可見橢圓形蒴果。氣微,味甘。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4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