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醬草,中藥名。為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k、白花敗醬P. villose Juss.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腸癰肺癰,癰腫瘡毒,產后瘀阻腹痛。
中文名稱
敗醬草拉丁文名
Herba Patrinine別名
黃花敗醬、龍芽敗醬、黃花龍芽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微寒;歸胃、大腸、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醫保類型
醫保(敗醬草)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祛痰排膿。
主治1、腸癰肺癰,癰腫瘡毒:本品辛散苦泄寒涼,既可清熱解毒,又可消癰排膿,且能活血止痛,故為治療腸癰腹痛的首選藥物。
2、產后瘀阻腹痛:本品辛散行滯,有破血行瘀,通經止痛之功。
3、本品亦可用治肝熱目赤腫痛及赤白痢疾。
4、西醫診為急性闌尾炎、肺膿腫、化膿性肺炎、肺結核空洞伴化膿性感染、單純皰疹、皮膚化膿性感染、慢性盆腔炎等屬于熱毒壅盛、瘀血阻滯者。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6-15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脾胃虛弱者慎用。《本草匯言》:“久病胃虛牌弱,泄瀉不食之癥,一切虛寒下脫之疾,咸忌之。”
化學成分黃花敗醬根和根莖含齊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黃花龍芽苷、胡蘿卜苷及多種皂苷;含揮發油,其中以敗醬烯和異敗醬烯含量最高;亦含生物堿、鞣質等。白花敗醬含有揮發油,干燥果枝含黑芥子苷等;根和根莖中含莫羅念冬苷、番木鱉苷、白花敗醬苷等。
藥理作用黃花敗醬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抗肝炎病毒作用,能促進肝細胞再生,防止肝細胞變性,改善肝功能。尚有抗腫瘤作用。其乙醇浸膏或揮發油均有明顯鎮靜作用。
相關論述1、《名醫別錄》:“除癰腫,浮腫,結熱,風痹不足,產后腹痛。”
2、《本草綱目》:“敗醬,善排膿破血,故仲景治癰及古方婦人科皆用之。”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用治腸癰初起,腹痛便秘、未化膿者,常與金銀花、蒲公英、牡丹皮、桃仁等同用;若治腸癰膿已成者,常與薏苡仁、附子同用,如薏苡附子敗醬散(《金匱要略》)。本品還可用治肺癰咳吐膿血者,常與魚腥草、蘆根、桔梗等同用。若治癰腫瘡毒,無論已潰未潰皆可用之,常與金銀花、連翹等藥配伍,并可以鮮品搗爛外敷,均效。
2、用于治療產后瘀阻,腹中刺痛,《衛生易簡方》單用本品煎服,或與五靈脂、香附、當歸等藥配伍。
相關配伍1、敗醬草配薏苡仁:敗醬草能清熱解毒、排膿祛瘀;薏苡仁善于利濕排膿。二藥配用,共奏清熱解毒排膿之功。適用于腸癰膿已成者及瘡瘍腫毒。
2、敗醬草配秦皮:敗醬草能清熱解毒利濕、活血祛瘀、消癰排膿,尤善于清腸胃熱毒瘀滯;秦皮善于清腸中濕熱解毒、止膿血便。二藥配用,相輔相成,其清解腸間濕熱瘀毒之功增強。適用于濕熱瘀滯大腸之痢疾、泄瀉及帶下病等。
鑒別用藥1、紅藤與敗醬草:兩藥均苦泄,歸大腸經,功善清熱解毒,祛瘀止痛,治腸癰腹痛、熱毒癰瘡及瘀血疼痛。然紅藤性平偏涼,專入大腸,活血止痛力強,除善治腸癰外,又治跌打瘀腫、風濕痹痛、經閉、痛經。敗醬草辛苦微寒,主歸胃與大腸經,兼歸肝,兼善消癰排膿,除善治腸癰外,又善治肺癰、肝癰、血滯胸腹痛、產后瘀阻腹痛;還治濕熱瀉痢及咽喉腫痛。
2、魚腥草與敗醬草:兩藥均味辛而性寒,功能清熱解毒,消癰排膿,治熱毒癰腫、肺癰吐膿等。然魚腥草味辛而微寒,專歸肺經,尤以清肺見長,善治肺癰吐膿、肺熱咳嗽;又能利尿通淋,清熱止痢,治濕熱淋痛及瀉痢。敗醬草味辛苦微寒,歸胃、大腸及肝經,兼善消癰排膿,除善治腸癰外,又善治肺癰、肝癰、血滯胸腹痛、產后瘀阻腹痛;還治濕熱瀉痢及咽喉腫痛。
相關藥品癃清片、闌尾消炎片、康婦消炎栓。
相關方劑薏苡敗醬湯(《千金方》)、敗醬散(《圣惠方》)、敗醬散(《圣惠方》)、敗醬草散(《醫略六書》)。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野生者夏、秋季采挖,栽培者可在當年開花前采收,洗凈、曬干。
炮制方法除去雜質,淋潤,切段,曬干。
保存方法
置通風干燥處。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黃花敗醬:根莖圓柱形,彎曲,長5-15cm,直徑2-5mm,頂端粗達9mm;表面有栓皮,易脫落,紫棕色或暗棕色,節疏密不等,節上有芽痕及根痕;斷面纖維性,中央具棕色“木心”。根長圓錐形或長圓柱形,直徑2-8mm;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具縱棱及細紋理,有倒生粗毛。莖圓柱形,具縱棱及節,表面黃綠色至黃棕色,常有倒生粗毛,質脆斷面中部有髓。莖生葉多蜷縮或破碎。兩面疏被白毛,完整成多羽狀深裂或全裂,裂片5-11,邊緣有鋸齒;莖上部葉較小,常3裂。有的枝端有花序或果序;小花黃色。瘦果長橢圓形,無膜質翅狀苞片。氣特異,味微苦。
2、白色敗醬:根莖短,長約至10cm,有的具細長的匍匐莖斷面無棕色“木心”;莖光滑,直徑可達10cm;完整葉卵形或長橢圓形,不裂或基部具1對小裂片;花白色,苞片膜質,多具2條主脈。
飲片性狀本品為不規則中段。莖圓柱形,表面淡黃棕色,有縱棱。葉片皺縮,灰綠色,邊緣有稀疏缺刻。質脆。氣微,味微苦。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5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