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肉,中藥名。為無患子科龍眼屬植物龍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假種皮。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效。主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驚悸怔忡,失眠健忘。
中文名稱
龍眼肉拉丁文名
Longan Arillus別名
龍眼、益智、比目、荔枝奴、亞荔枝、木彈、驪珠、燕卵、鮫淚、圓眼、蜜脾、桂圓、元眼肉、龍眼干性味歸經
味甘,性溫;歸心、脾經藥材分類
植物醫保類型
醫保(龍眼肉)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主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驚悸怔忡,失眠健忘:本品能補心脾、益氣血、安神。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10-25g;大劑量30-60g。
注意事項內有痰火及濕滯停飲者忌服。
化學成分龍眼肉含水溶性物質、不溶性物質、灰分。可溶性物質含葡萄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B1、B2、P、C等。
藥理作用龍眼肉和蛤蚧提取液可促進長,增強體質。可明顯延長小鼠常壓耐缺氧存活時間,減少低溫下死亡率。
相關論述1、《神農本草經》:“主安志,厭食,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
2、《本草求真》:“龍眼氣味甘溫,多有似于大棗,但此甘味更重,潤氣尤多,于補氣之中,又更存有補血之力,故書載能益脾長智,養心保血,為心脾要藥。是以心思勞傷而見健忘怔忡驚悸,及腸風下血,俱可用此為治。”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驚悸怔忡,失眠健忘,配人參、當歸、酸棗仁等同用,如歸脾湯(《濟生方》)。
相關配伍1、龍眼肉配人參:龍眼肉長于補益心脾,養血安神;人參善于大補元氣,安神益智。兩藥配伍,可增強大補元氣,補養心脾,安神益智的作用。適用于思慮過度,勞傷心脾之驚悸怔忡,失眠健忘及脾虛氣弱,統攝無權之崩漏便血等。
2、龍眼肉配鴉膽子:龍眼肉長于養血益脾;鴉膽子善于清熱治痢。兩藥配伍,可增強解毒治痢的作用。適用于阿米巴痢疾。
3、龍眼肉配柏子仁:龍眼肉甘溫,長于養血安神;柏子仁甘平,善于養陰安神。兩藥配伍,養心安神的作用更加顯著。適用于心悸怔忡、心煩意亂、多夢少寐等。
4、龍眼肉配石菖蒲:龍眼肉長于養血安神;石菖蒲善于醒神開竅。兩藥配伍,可增強養心醒神的作用。適用于心血虛,心氣不足的健忘、頭暈、神疲等。
5、龍眼肉配百合:龍眼肉長于養血安神;百合善于清心安神。兩藥配伍,可增強安神鎮靜的作用。適用于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
6、龍眼肉配遠志:龍眼肉長于補心安神;遠志善于安神益智。兩藥配伍,可增強補心安神益智的作用。適用于失眠多夢、健忘等。
7、龍眼肉配當歸:龍眼肉長于補心安神,養血益脾;當歸善于養血活血,調經止痛。兩藥配伍,可增強養血活血,補心安神的作用。適用于血虛失眠、健忘多夢、驚悸怔忡及眩暈等。
鑒別用藥1、大棗與龍眼肉:兩者均甘溫入脾而具養血益氣安神之功,皆治血虛及氣血兩虧之萎黃乏力、心神不安。然大棗歸脾、胃經,長于補中益氣而養血安神,且性較滋膩,多用于血虛臟燥,神志不安,并治中氣虛弱之乏力、食少便溏等;還能緩解甘遂、大戟等藥毒烈之性。龍眼肉歸心、脾經,長于補心脾益氣血而安神,且性平和不滋膩,常用于心脾兩虛之心悸、失眠、健忘,又治老弱體虛證屬氣血兩虧者。
2、酸棗仁與龍眼肉:兩者均甘平入心經而養心安神,皆治虛煩不眠、驚悸多夢。然酸棗仁味酸澀入肝、膽經,又能益肝,兼可斂汗生津,為止汗佳品,主治體虛多汗、津傷口渴。龍眼肉又入脾經,善補心脾,益氣血,且不滋膩,用于思慮過度、勞傷心脾之證,以及脾虛氣弱之便血崩漏,亦可治一般氣血不足證。
相關藥品人參歸脾丸、升氣養元糖漿、消疲靈顆粒、歸脾丸(和劑)。
相關方劑歸脾湯(《正體類要》)、定心湯(《醫學衷中參西錄》)、扶中湯(《醫學衷中參西錄》)、五果膏(《醫鈔類編》)。
藥膳食療龍眼冰糖茶:
1、功效:補益心脾、安神益智之功用。可治思慮過度、精神不振、失眠多夢、心悸健忘。
2、原材料:龍眼肉25g,冰糖10g。
3、做法:把龍眼肉洗凈,同冰糖放入茶杯中,沖入沸水,加蓋燜一會兒即可飲用。
4、用法:每日1劑。隨沖隨飲。最后吃龍眼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于夏秋果實成熟時采摘,烘干或曬干,除去殼、核,曬至干爽不粘,貯存備用。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留的核殼。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橫切面:外表皮細胞1列,呈類方形。內表皮細胞1列,壁稍厚,外被較厚的角質層。內外表皮間為多列大型條狀薄壁細胞,直徑約148μm。有的細胞中含淡黃色團塊及脂肪油滴。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酸乙酯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龍眼肉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丙酮(1∶4)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假種皮為不規則塊片,常粘結成團,長1-1.5cm,寬1-3.85cm,厚約1mm。黃棕色至棕色,半透明。外表面(近果皮的一面)皺縮不平;內表面(粘附種子的一面)光亮,有細縱皺紋。質柔潤,有粘性。氣微香,味甚甜。以片大而厚、色黃棕、半透明、甜味濃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6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