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根,中藥名。為禾本科蘆葦屬植物蘆葦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鮮或干燥根莖。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胃熱嘔噦,肺熱咳嗽,肺癰吐膿,熱淋澀痛。
中文名稱
蘆根拉丁文名
Phragmitis Rhizoma別名
蘆茅根、葦根、順江龍、蘆柴根、蘆通、葦子根、蘆芽根、甜梗子、蘆頭性味歸經
味甘,性寒;歸肺、胃經藥材分類
植物醫(yī)保類型
醫(yī)保(蘆根、鮮蘆根)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
主治1、熱病煩渴:本品性味甘寒,既能清透肺胃氣分實熱,又能生津止渴、除煩,故可用治熱病傷津,煩熱口渴者。
2、胃熱嘔噦:本品能清胃熱而止嘔逆。
3、肺熱咳嗽,肺癰吐膿:本品入肺經善清透肺熱,用治肺熱咳嗽,風熱咳嗽,肺癰吐膿。
4、熱淋澀痛:本品功能清熱利尿,可用治熱淋澀痛,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干品15-30g,鮮品加倍,或搗汁用。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慎服。
化學成分本品所含碳水化合物中有木聚糖等多種具免疫活性的多聚糖類化合物,并含有多聚醇、甜菜堿、薏苡素、游離脯氨基酸、天門冬酰胺及黃酮類化合物苜蓿素等。
藥理作用本品有解熱、鎮(zhèn)靜、鎮(zhèn)痛、降血壓、降血糖、抗氧化及雌性激素樣作用,對β-溶血鏈球菌有抑制作用,所含薏苡素對骨骼肌有抑制作用,苜蓿素對腸管有松弛作用。
相關論述1、《神農本草經》:“主消渴客熱。”
2、《玉楸藥解》:“清降肺胃,消蕩郁煩,生津止渴,除煩下食,治噫膈懊憹。”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熱病傷津,煩熱口渴者,常配麥門冬、天花粉等藥用;或以其鮮汁配麥冬汁、梨汁、荸薺汁、藕汁服,如五汁飲(《溫病條辨》)。
2、治嘔逆,可用鮮品配青竹茹、生姜等煎服,如蘆根飲子(《千金方》);也可單用煎濃汁頻飲(《肘后方》)。
3、治肺熱咳嗽,常配黃芩、浙貝母、瓜蔞等;治風熱咳嗽,可配桑葉、菊花、苦杏仁等,如桑菊飲(《溫病條辨》);治肺癰吐膿,則多配薏苡仁、冬瓜仁等,如葦莖湯(《千金方》)。
4、治熱淋澀痛,小便短赤,常配白茅根、車前子等。
相關配伍1、蘆根配白茅根:二者均為甘寒涼潤之品,入肺胃經,在清肺胃熱和除煩利尿方面功效相似,但蘆根善清衛(wèi)分氣分之熱,白茅根善清血分之熱,二藥配用,清熱生津功能增強,且性寒而不礙胃,清熱而不傷陽,生津而不戀邪,利水而不傷陰。適用于熱病之津傷口渴,肺熱陰虧之喘咳咽干,胃熱津傷之氣逆嘔噦,下焦伏熱之熱淋尿血,也可用于麻疹初起宜表散者。二藥效力單薄,多不做君藥使用。
2、蘆根配薏苡仁:蘆根有清熱排膿,開郁滌痰之功;薏苡仁能利濕而排膿。二藥配用,有清熱消癰排膿之功,適用于肺癰咳嗽吐膿痰者。
鑒別用藥蘆根與葦莖:蘆根為蘆葦的根莖,葦莖為蘆葦的嫩莖。二者出自同一種植物,功效相近。但蘆根長于生津止渴,葦莖長于清透肺熱,略有側重。目前藥市中多無葦莖供應,可以蘆根代之。
相關藥品銀翹傷風膠囊、清暑解毒顆粒、良園枇杷葉膏。
相關方劑五汁飲(《溫病條辨》)、蘆根飲子(《千金方》)、桑菊飲(《溫病條辨》)。
藥膳食療加味蘆根粥:
1、功效:清熱化濕,主治濕溫證。癥見發(fā)熱口渴,脘痞腹脹,肢酸倦怠咽腫溺赤、苔黃膩等。
2、原材料:鮮蘆根100-150克,薏苡仁30克,竹茹15-20克,生姜2片,粳米100克。
3、做法:取鮮蘆根洗凈后,切成小段。與竹茹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薏仁一并煮粥,粥將熟時加生姜2片,稍煮即成。
4、用法:每日2次,溫熱服。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挖,除去芽、須根及膜狀葉,干燥。或鮮用。
炮制方法1、鮮蘆根:取鮮品,除去殘莖、膜質狀葉片、須根及雜質,洗凈泥土,用時切段或搗汁。
2、蘆根: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須根,洗凈,稍潤,切段,干燥。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防霉,防蛀。鮮蘆根埋入濕沙中,防干。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粉末淺灰棕色。表皮細胞表面觀有長細胞與兩個短細胞(栓質細胞、硅質細胞)相間排列;長細胞長條形,壁厚并波狀彎曲,紋孔細小;栓質細胞新月形,硅質細胞較栓質細胞小,扁圓形。纖維成束或單根散在,直徑6-33μm,壁厚不均,有的一邊厚一邊薄,孔溝較密。石細胞多單個散在,形狀不規(guī)則,有的作纖維狀,有的具短分支,大小懸殊,直徑5-40μm,壁厚薄不等。厚壁細胞類長方形或長圓形,壁較厚,孔溝和紋孔較密。
2、取本品粉末(鮮品干燥后粉碎)1g,加三氯甲烷1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蘆根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磷鉬酸試液,在11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藥材性狀1、鮮根莖:長圓柱形,有的略扁,長短不一,直徑1-2cm。表面黃白色,有光澤,外皮疏松可剝離。節(jié)呈環(huán)狀,有殘根及芽痕。體輕,質韌,不易折斷。折斷面黃白色,中空,壁厚1-2mm,有小孔排列成環(huán)。無臭、味甘。
2、干根莖:呈壓扁的長圓柱形。表面有光澤,黃白色。節(jié)處較硬、紅黃色、節(jié)間有縱皺紋。質輕而柔韌。無臭,味微甘。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6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