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中藥名。為蕓香科柑橘屬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實。具有疏肝解郁,理氣和中,燥濕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肝郁氣滯及肝胃不和之胸脅脹痛、脘腹痞滿,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嘔惡食少,咳嗽日久痰多,胸膺作痛。
中文名稱
佛手拉丁文名
Citri Sarcodactylis Fructus別名
佛手柑、手柑性味歸經
味辛、苦、酸,性溫;歸肝、脾、胃、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醫保類型
醫保(佛手)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疏肝解郁,理氣和中,燥濕化痰。
主治主要用于肝郁氣滯及肝胃不和之胸脅脹痛、脘腹痞滿,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嘔惡食少,咳嗽日久痰多,胸膺作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泡茶飲。
注意事項陰虛有熱、氣虛無滯者慎用。
化學成分含揮發油、黃酮類、多糖類、香豆素類化合物。主要成分有佛手內酯、檸檬內酯、橙皮苷、布枯葉苷(地奧明)等。
藥理作用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佛手醇提取物給小鼠腹腔注射,自發活動明顯減少,還可顯著延長小鼠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延長小鼠士的寧驚厥的死亡時間。
2、對呼吸系統的影響:佛手煎劑可對抗組胺引起的豚鼠離體氣管收縮。從川佛手中分離出的檸檬內酯,對組織胺所致豚鼠離體氣管收縮有對抗作用。
3、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佛手醇提取物能顯著增加豚鼠離體心臟的冠脈流量和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還對大鼠因垂體后葉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對氯仿-腎上腺素誘發的心律失常有預防作用。醇提取物靜脈注射麻醉貓有一定的抑制心臟和降壓作用。
4、對消化道的作用:佛手醇提取物對大鼠、兔離體腸管,麻醉貓、兔在體腸管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5、此外,佛手尚有一定的抗炎、抗病毒、抗凝血和止血作用。
相關論述1、《滇南本草》:補肝暖胃,止嘔吐,消胃寒痰,治胃氣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氣。
2、《本草綱目》:煮酒飲,治痰氣咳嗽。煎湯,治心下氣痛。
3、《本經逢原》:專破滯氣。治痢下后重,取陳年者用之。
4、《本草再新》:治氣舒肝,和胃化痰,破積,治噎膈反胃,消癥瘕瘰疬。
5、《隨息居飲食譜》:醒胃豁痰,辟惡,解酲,消食止痛。
6、《本草從新》:理上焦之氣而止嘔,進中州之食而健脾。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用于胸腹脹痛等癥:本品氣味清香,藥性平和,雖屬辛苦而溫之品,卻無燥烈之弊,能入肺、肝、脾、胃四經,對諸氣滯均可應用,用治肺氣郁滯胸悶及脾胃氣滯,可配木香、枳殼等同用;用治肝氣郁結及肝氣犯胃之癥,可配青皮、川楝子等同用。
2、用于痰多咳嗽:本品化痰止咳之力較弱,而兼理氣寬胸之功,故對咳嗽日久痰多,而見胸膺悶痛者甚為適宜,可配橘絡、絲瓜絡、枇杷葉等同用。
相關配伍佛手配陳皮:佛手辛苦溫,具有疏肝解郁,理氣和中,燥濕化痰之功;陳皮辛苦性溫,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佛手藥性平和,善理肝胃之氣,陳皮藥性較強,善理脾胃氣滯又兼健脾之功。二藥合用,增強理氣燥濕化痰之功。適用于脾胃或肝胃氣滯證,痰多咳嗽等。
鑒別用藥鮮佛手與佛手片:佛手鮮品和佛手片皆氣味芳香,均具有疏肝解郁,理氣和中,燥濕化痰的作用。但一般臨床多用生品切片,少用鮮品。
相關藥品山海丹膠囊、烏軍治膽片、胃蘇顆粒、黃疸肝炎丸、升血調元湯。
相關方劑白術和中湯(《通俗傷寒論》)。
藥膳食療佛手南瓜雞
1、功效:補中益氣、健脾養胃。
2、原材料:鮮佛手花10克,老南瓜1個,仔雞肉750克,毛豆250克,蔥花生姜末、精鹽、黃酒、糯米酒、味精、醬油、紅糖、秫米、花椒、豆腐乳汁、精制植物油、米粉各適量。
3、做法:先將佛手花瓣洗凈,秫米和花椒炒熟,共硏成粗粉。雞肉洗凈、剁成塊,用以上調料拌勻腌一會兒,再下米粉和植物油。毛豆去膜、洗凈,拌上與雞肉相同的調料。南瓜刷洗干凈,在蒂把周圍開一個7厘米見方的口,取下蒂把做蓋,用長勺將瓜瓤和籽挖出,再裝入一半的毛豆粒,一半的佛手花,再裝入雞肉塊,然后放入余下的佛手花、毛豆粒,加蓋、裝盤,上籠蒸熟爛即成。
4、用法:佐餐食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栽培4-5年開花結果,分批采收,多于晚秋果皮由綠變淺黃綠色時,用剪刀剪下,選晴天,將果實順切成4-7mm的薄片,曬干或烘干。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或噴淋清水,稍潤,切碎,曬干。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置陰涼干燥處。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本品為類橢圓形或卵圓形的薄片,常皺縮或卷曲,長6-10cm,寬3-7cm,厚0.2-0.4cm。頂端稍寬,常有3-5個手指狀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見果梗痕。外皮黃綠色或橙黃色,有皺紋和油點。果肉淺黃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線狀或點狀維管束。質硬而脆,受潮后柔韌。氣香,味微甜后苦。
飲片性狀參見藥材性狀。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7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