杧果,中藥名。為漆樹科植物杧果MangiferaindicaL.的果實。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具有益胃,生津,止嘔,止咳之功效。常用于口渴,嘔吐,食少,咳嗽。
中文名稱
芒果別名
菴羅果、香蓋、望果、蜜望、沙果梨、蜜望子、莽果、檨、檬果、芒果、馬蒙、抹猛果性味歸經
味甘、酸,性微寒毒性
無毒《食性本草》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益胃,生津,止嘔,止咳。
主治口渴,嘔吐,食少,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作食品。
注意事項飽餐后禁食。~《開寶本草》:“動風氣,天行病后及飽食后俱不可食之。又不可同大蒜辛物食,令人患黃病。”
藥理作用未成熟的果實及樹皮、莖能抑制化膿球菌、大腸桿菌;但也有報告在實驗室中無抗瘧或抗菌作用。有報道食過量杧果可引起腎炎者。其樹膠-樹脂在醫療上用途如阿拉伯樹膠。
相關論述1、論杧果止船暈:趙學敏:“船暈,北人謂之苦船,此癥多嘔吐不食,登岸則已,胃弱人多有之。蜜望果(杧果)甘酸,能益胃氣,故能止嘔暈。”(《綱目拾遺》)
2、《嶺南采藥錄》:“杧果,原名檨。木本,葉如掌狀,果形如豬腰,夏熟。”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藥膳食療:
芒果燒雞:
功效:補脾胃、益氣血、生津液:對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氣血虧虛、咽干口渴有療效。
原材料:青芒果250g,雞肉500g,番茄1個,洋蔥1個,胡椒粉、牛油蠔油、白糖、淀粉、白蘭地酒適量。
做法:芒果去皮切片,洋蔥和番茄切成角塊。雞肉切成塊放入碗中加淀粉拌勻。鍋上火,放花生油燒熱,加洋蔥煸炒,下雞肉炒勻。放入白蘭地酒、牛油、白糖、蠔油、胡椒粉、精鹽、芒果、番茄、水,拿勺輕攪幾下熟后上盤。
用法:佐餐食用,用量自定。
相關配伍治多發性疣:杧果肉1-2枚,分1-2次服。并取果皮擦患處。(《福建藥物志》)
附注功效相同者尚有同屬植物扁桃MangiferapersiciformisC.Y.WuetT.L.Ming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季采摘果實,鮮用或曬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3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