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綿馬,中藥名。為鱗毛蕨科植物歐洲鱗毛蕨Dryopterisfilix-mas(L.)Schott的根莖。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驅蟲,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感冒發熱,乙腦,痄腮,麻疹,崩漏,腸寄生蟲病,水腫,小便不利。
中文名稱
歐綿馬別名
貫眾、鱗毛蕨性味歸經
味苦,性微寒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驅蟲,利水消腫。主治 感冒發熱,乙腦,痄腮,麻疹,崩漏,腸寄生蟲病,水腫,小便不利。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研末,2-4g。
注意事項本品有毒,宜慎用。孕婦禁服。
化學成分根莖含副綿馬素,白綿馬素,綿馬酸,黃綿馬酸即黃綿馬酸BB,低綿馬素BB,綿馬酚,十三烷,十四烷,十五烷,十六烷,1-十七烯,2,6-二正丁烷某對甲苯酚,肉豆蔻酸,棕櫚酸,亞油酸,山萮酸,角鯊烯。
藥理作用1、驅蟲作用:歐綿馬能使絳蟲蟲體麻痹,脫離腸壁而品驅蟲效果,作為對絳蟲及十二指腸鉤蟲驅除藥歷史悠久。其有效成分綿馬酸鎂鹽比粗提取物油樹脂的驅蟲效果強5-7倍,毒性也增大2倍。
2、抗微生物作用:水煎劑有抗單純瘡瘍病毒作用。乙醇提取物有抗皰疹性口炎病毒作用。歐綿馬所含間苯三酚衍生物對乳酸桿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尤以綿馬酸作用最強,對酵母菌僅綿馬酸具有抑制作用。
毒理作用歐綿馬毒性較大,現已少用。它在胃腸道不易吸收,但如腸中有過多脂肪,則可促進吸收而致中毒。它能麻痹隨意肌、心肌,對胃腸道有刺激性,嚴重時導致嘔吐、下瀉,還能引起視力障礙,甚至失明(視網膜血管痙攣及傷害視神經)。中毒時引起中樞神經系統障礙,出現震顫、驚厥乃至延腦麻痹。綿馬酸鎂鹽40mg/kg灌服,即可引起狗精母細胞變異、腹瀉、消瘦,劑量增大至40-80mg/kg,給藥10-15d,可損害視神經,引起失明,也可損害大腦白質。小鼠灌胃的LD50為298mg/kg,大鼠為1076mg/kg,豚鼠為273mg/kg。
相關論述《新疆中草藥》:“清熱解毒,殺蟲,止血。預防流感、腮腺炎、麻疹,治流感發燒,功能性子宮出血,熱毒過盛,食物中毒,腎虛浮腫,驅絳蟲。”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預防流感,腮腺炎,麻疹:貫眾9g。水煎服,連服數日。或將貫眾1-2個放入水缸中。
2、治流感發燒:貫眾、板藍根各9g,甘草6g。水煎服。
3、治功能性子宮出血:貫眾炭、丹皮、藕節各9g。水煎服。
4、治熱毒過盛,食物中毒:貫眾、刺黃柏、甘草、紫參各9g。水煎服。
5、治腎虛浮腫:貫眾、生地、鴉蔥根各9g,核桃仁15g,杏仁6g。共研細末,白糖水沖服,每服9g,1日2次。
6、驅絳蟲:貫眾15g,檳榔9g,大黃6g。水煎,晚睡前服,連服3日。(1-6方出自《新疆中草藥》)
附注同科植物矛狀耳蕨Polystichumlonchits(L.)Roth.其特征是:為單數羽狀復葉,小葉片40對以上,基部有耳,邊緣有尖刺。其余同歐洲鱗毛蕨。分布于新疆天山、阿爾泰山地區。根莖(名耳蕨)與歐綿馬同等入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除去葉,洗凈,曬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4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