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lán)玉簪龍膽,中藥名。為龍膽科植物藍(lán)玉簪龍膽GentianaveitchiorumHemsl.的全草。分布于西藏米拉山、云南西北部、四川、青海及甘肅等地。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高熱神昏,黃疸肝炎,咽喉腫痛,目赤,淋濁。
中文名稱
藍(lán)玉簪龍膽別名
叢生龍膽、雙色龍膽、邦見溫保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性溫。歸心、肝、脾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主治 高熱神昏,黃疸肝炎,咽喉腫痛,目赤,淋濁。用法用量 9-24g。相關(guān)論述1、《甘肅中草藥手冊(cè)》:“清熱解毒。主治高熱神昏,目赤頭痛,咽喉腫痛,濕熱黃疸,小便淋濁等癥?!?/p>
2、《青藏高原藥物圖鑒》:“治天花,氣管炎,咳嗽。”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目赤腫痛:雙色龍膽、薄荷各9g。水煎服。(《甘肅中草藥手冊(cè)》)
2、治黃疸:雙色龍膽9g,茵陳15g。水煎服。(《甘肅中草藥手冊(cè)》)
附注 同屬植物大花龍膽GentianaszechenyiiKanitz亦入藥,功效與雙色龍膽相似。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集花及地上部分,干燥。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6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