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厘丹,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黑紫藜蘆Veratrumjaponicum(Baker)Loes.f.[V.nigrumL.var.japonicumBaker;V.atroviolaceumLoes.f.]的根莖及根。七厘丹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具有涌吐,散瘀,止痛,殺蟲之功效。常用于中風,癲狂痰涎涌盛,跌打瘀腫,疥癬。
中文名稱
七厘丹別名
人頭發、藜蘆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寒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涌吐,散瘀,止痛,殺蟲。主治 用于中風,癲狂痰涎涌盛,跌打瘀腫,疥癬。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每次0.3-0.6g。外用:適量,研末撒布;或用溫水浸潤后搗敷。注意事項 體虛氣弱、孕婦禁服。藥理作用1、鎮痛作用;
2、化瘀生新作用;
3、止血作用。
相關論述1、《廣西本草選編》:“豁痰催吐,殺蟲,散瘀止痛。主治中風痰涌,癲癇,惡瘡,跌打瘀腫,扭挫傷。”
2、《福建藥物志》:“催吐,涌痰。主治跌打損傷,關節痛,狂躁。”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跌打損傷、關節痛:藜蘆4.5g。以燒酒90ml浸1h,取出搗爛布包,先擦然后敷患處。
2、治狂躁:藜蘆研末,每次1.5-3g,沖黃酒服。可涌吐宿食痰涎,頓挫狂勢,緩解癥狀。(1-2方出自《福建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除去葉,洗凈,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略呈圓柱形,長1-2cm,直徑0.6-1.2cm,頂端與莖連接處有葉基殘存,多枯朽,棕褐色。根簇生而細,長3-10cm,灰褐色,有較密皺紋,質輕而脆,易折斷。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8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