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標蛇,中藥材名。本品為游蛇科動物鼠標蛇除去內臟的全體。拉丁動物名:Ptyasmucosus(Linnaeus).采收和儲藏:春、秋季捕捉,捕得后剖腹除去內臟,擦凈血跡,鮮用或烘干。功能主治為:祛風止痛;舒筋通絡。主風濕痹證;肢體麻木;癱瘓。
中文名稱
鼠標蛇別名
草錦蛇、黃閨蛇、水律蛇、水南蛇、長標蛇。性味歸經
味甘;咸;性平。歸肝;腎經。藥材分類
動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止痛;舒筋通絡。主治 主風濕痹證;肢體麻木;癱瘓。注意事項 內服:煎湯,3-10g;或浸酒。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性狀鑒別:本品呈圓盤形。務徑20-60mm,頭居中橢圓形,黑褐色,吻鈍圓不上翹,背部灰褐色,雜斑。尾細長,漸細。背部鱗片黃褐色,類橢圓形,長6.5-7mm,寬3.5-4.5mm,上半部邊緣整齊,先端有2個端窩,類圓形,下半部邊緣不整齊;蛇體背中線處的鱗片具棱脊,多數不具棱脊;鮮片表面光滑,平展,半透明。氣腥,味咸。顯微鑒別,粉末特征:淺黃色或黃白色。①角質鱗片破碎狀,淺黃色,上面布有黃褐色斑點,尚有由黃褐色斑點聚集而成的圓斑及同向交錯排列的條紋,條紋同向,密度為63條/mm。電鏡下觀察:呈縱條紋飾,排列緊密,有2-3個條紋一端相連且凹陷,形似棱形痕方向相同。②骨碎片近無色,呈不規則碎塊狀,骨板紋理不甚明顯,骨陷大而多,骨小管粗而明顯。③肌纖維較多,無色或淡黃色,柱狀或片狀,有細密橫紋。④表皮碎片黃棕色,表面觀細胞界取不清,密布色素顆粒。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生態環境:生活于山區及平原;性粗暴。以蟾蜍、蛙類、蜥蜴、鳥類、鼠類為食。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38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