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鼬,中藥名。為鼬科動物黃鼬Mustela sibirica Pallas的肉。具有解毒,殺蟲,通淋,升高血小板的功效。主治淋巴結結核,疥癬,瘡瘺,淋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中文名稱
黃鼬別名
黃鼠狼、地猴、黃狼、黃皮子性味歸經
味甘,性溫;歸肝、膀胱經藥材分類
動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殺蟲,通淋,升高血小板。主治 淋巴結結核,疥癬,瘡瘺,淋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用法用量1、內服:燒存性研末1.5-3g。
2、外用:適量,煎油涂;或燒灰研末撒。
相關論述《綱目》:“按《廣雅》,鼠狼即鼬也。此物健于搏鼠及離畜,又能制蛇虺。”“鼬,處處有之,狀似鼠而身長尾大,黃色帶亦,其氣極臊奧。”“鼬鼠心肝,氣味臭,微毒,治心腹痛,殺蟲。
《海上仙方》:“用黃鼠心、肝、肺一具,陰干瓦焙為末,入乳香、沒藥、孩兒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錢,燒酒調下立止。”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淋巴結結核:黃鼬1只。剝皮,去內臟。將肉煮食,骨骼用瓦片焙干研末3-9g,黃酒沖服,每日1次。
2、治淋病:黃鼬粉、梓白皮粉各等份,混合均勻。另加通草水,每次6g,每日2次。
3、治遺尿:黃鼠狼肉,燒焦黑,研細末。每次3g,白水送下,每日2次。
4、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黃鼬粉,每次3g,每日3次,小兒酌情減量,2-3周為1個療程。一般2周后血小板明顯上升,再鞏固1-2周即可停藥。(《中國動物藥》)
5、治肝硬化、肝炎:黃鼠狼去皮、頭、蹄及內臟,焙干,研細末,加入等量甘草粉混勻。每日3次,每次9g,開水送服。(《中國動物藥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捕捉后殺死。去皮毛及腸雜,取肉,鮮用或烘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43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