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根,中藥名。為景天科落地生根屬植物落地生根Bryophyllum pinnatum(L.f.)Okon[B.calycinum Salisb.;Kalanchoe pinnata(L.f.)Pers.]的根及全草。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吐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疔瘡癰腫,乳癰,乳巖,丹毒,潰瘍,燙傷,胃痛,關節痛,咽喉腫痛,肺熱咳嗽。
中文名稱
落地生根別名
土三七、葉生根、葉爆芽、天燈籠、槍刀草、厚面皮、傷藥、打不死、曬不死性味歸經
味苦、酸,性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主治吐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疔瘡癰腫,乳癰,乳巖,丹毒,潰瘍,燙傷,胃痛,關節痛,咽喉腫痛,肺熱咳嗽。
用法用量1、內服:煎湯,鮮全草30-60g;根3-6g;或絞汁。
2、外用:搗敷;或絞汁曬干研粉撒;或搗汁含漱。
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者慎服。化學成分1、落地生根的葉子含酸性成分:順式烏頭酸、抗壞血酸、對香豆酸、阿魏酸、丁香酸、咖啡酸、對羥基苯甲酸和其他有機酸等;含黃酮類槲皮素、山柰酚、槲皮素3二阿拉伯糖苷、山柰酚-3-葡萄糖苷。含萜類成分:18α齊墩果烷、ψ蒲公英甾醇、香樹脂醇乙酸酯、24乙基25-羥基膽甾醇。另含癸烯基菲、十一碳烯基菲、落地生根甾醇、落地生根酮、落地生根烯酮、落地生根醇。
2、全草還含有B谷甾醇、槲皮素3-鼠李糖阿拉伯糖苷、布沙迪苷元3乙酸酯、落地生根毒素等。
藥理作用1、抗微生物作用:落地生根葉汁對多種革蘭陽性和陰性細菌具有廣譜殺菌作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等。落地生根葉提取物口服,抑制感染亞馬遜利什曼原蟲(Leishmania amazonensis)的小鼠發病,減輕病理損傷減少寄生蟲在體內繁殖,抑制發病小鼠遲發型超敏反應,并產生特異性抗體。提取物并非直接抑制亞馬遜利什曼原蟲,而是抑制細胞內原蟲無鞭毛體生長,同時巨噬細胞產生的一氧化氮增多。
2、對免疫系統的影響:落地生根葉提取物體外或腹腔注射均能抑制刀豆球蛋白A誘導的小鼠T細胞增殖。提取物體外抑制OVA免疫小鼠特異性抗原T細胞反應。提取物紿予小鼠還抑制遲發型超敏反應,靜脈給藥作用最強,口服最弱。腹腔注射提取物還抑制OVA免疫小鼠的抗體反應。葉乙醇提取分離的組分抑制鼠淋巴細胞增殖。但有報道落地生根水浸出液給小鼠灌胃,高劑量能增強脾淋巴細胞增殖反應,促進白介素2的產生。
3、抗誘變、抗腫瘤作用:落地生根極性與非極性脂質在鼠傷寒沙門菌TA100或TA102試驗中抑制乙基甲磺酸鹽、4-硝基-O-苯二胺和2-氨基氧雜蒽誘導的回復突變。從落地生根葉中分離的落地生根毒素A等抑制腫瘤促進劑TPA誘導的Raji細胞中EB病毒早期抗原的激活,表現出抗腫瘤活性。
4、其他作用:落地生根葉汁在離體豚鼠回腸實驗中能特異性拮抗組胺的收縮作用:預先給予豚鼠,抑制組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和組胺引起的豚鼠窒息死亡,有抗組胺作用。葉汁和乙醇提取組分對四氯化碳誘導的大鼠肝損傷有保護作用。葉甲醇提取組分給予大鼠,抑制阿司匹林、吲哚美辛、5-羥色胺、利舍平、乙醇誘導的胃潰瘍和束縛性胃潰瘍,還對阿司匹林誘導的結扎幽門的大鼠胃潰瘍、組胺誘導的豚鼠十二指腸胃潰瘍有保護作用,對醋酸誘導的慢性胃潰瘍大鼠也有治療作用。葉甲醇提取組分在大鼠、小鼠實驗中有中樞神經抑制作用,能增強戊巴比妥的睡眠時間,減少自發活動,并有鎮痛等作用。落地生根能抑制剖腹產產婦子宮肌層的自發性收縮,抑制環狀肽催產素誘導的收縮,有保胎作用。
相關論述1、《嶺南采藥錄》:“敷毒瘡,能拔毒。”
2、《廣西中草藥》:“涼血止血,消腫,拔毒,生肌。治外傷出血,癰瘡腫毒,湯火傷,急性結膜炎。”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跌打損傷,吐血:落地生根鮮葉七片。搗爛絞汁,調酒,赤砂糖燉溫服。(《福建中草藥》)
2、治疔瘡癰疽、無名腫毒:落地生根鮮葉30-60g,搗爛絞汁,調蜜飲服;渣敷患處。(《泉州本草》)
3、治潰瘍:葉爆芽500g(生搗汁曬干,取粉用),梅片1.5g。共研為末,摻患處。(《陸川本草》)
4、治熱性胃痛:落地生根鮮葉5片。搗爛絞汁,調食鹽少許服。(《福建中草藥》)
5、治中耳炎:落地生根絞汁,洗耳。(《陸川本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多鮮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5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