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根,中藥名。為傘形科茴香屬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根。具有溫腎和中,行氣止痛,殺蟲的功效。主治寒疝,耳鳴,胃寒嘔逆、腹痛,風寒濕痹,鼻疳,蛔蟲病。
中文名稱
茴香根性味歸經
味辛、甘,性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溫腎和中,行氣止痛,殺蟲。主治寒疝,耳鳴,胃寒嘔逆、腹痛,風寒濕痹,鼻疳,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加倍;或鮮品搗汁;或泡酒。外用:搗敷;或煎湯洗。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者禁服。化學成分 根含揮發油。油含蒔蘿油腦、α-松油烯、γ-松油烯、異松油烯、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α-水芹烯、對聚傘花素、檸檬烯等。尚含棕櫚酸豆甾醇酯,5-甲氧基呋喃香豆精、豆甾醇、傘形花內酯。相關論述1、《草木便方》:暖丹田,通腎經。治腎氣沖心卒痛。
3、《天寶本草》:治胃氣脹滿。
4、《貴州民間方藥集》:消陰囊腫,膀胱氣,表風寒,治腹痛。
5、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行氣散寒,和中止痛。治胃寒腹痛,反胃嘔吐,寒疝疼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丹停、腫脹:小茴香根、筋骨草燉豬蹄子服。(《四川中藥志》)
2、治風濕關節痛:茴香根、白土茯苓各一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3、治疝氣痛:茴香根五錢,茴香子、吳萸子各一錢,臭牡丹花和根、通花根各三錢。煨水服。(《貴州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月間采挖,留根,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8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