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茶藥根,中藥材名。為馬錢科植物胡蔓藤Gelsemium elegans(Gardn.et Champ.)Benth.[Medicia elegans Gardn.et Champ]的根。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接骨的功效。主治疔瘡,骨癆,跌打損傷,骨折。
中文名稱
大茶藥根別名
胡滿強、大茶根、斷腸草根、豬人參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溫毒性
有大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消腫,止痛,接骨。主治 疔瘡,骨癆,跌打損傷,骨折。用法用量 外用:浸酒擦;或煎湯熏洗;或搗敷。注意事項 本品有劇毒,只作外用,禁作內服。毒理作用 毒性:鉤吻堿靜脈注射對小鼠(雌雄各半)的LD50為1.56mg/kg,腹腔注射對雌性小鼠的LD50為1.5mg/kg,腹腔注射對雄性大鼠的LD50為1.2mg/kg。相關論述1、《嶺南采藥錄》:不論根莖葉,以之煎水外洗,能散風熱毒;以之洗疥癩及癬,甚效。凡花柳毒下疳,以之煎濃汁,浸二三次即愈。
2、《廣西中藥志》:浸酒外擦,治風濕、跌打,消腫,止痛。
3、《全國中草藥匯編》:攻毒拔毒,散瘀止痛,殺蟲止癢。外用治皮膚濕疹,體癬,腳癬,跌打損傷,骨折,痔瘡,疔瘡,麻風。
4、《福建藥物志》:外治寒濕痹痛,慢性骨髓炎,骨結核,頸淋巴結核,內外痔,甲溝炎,蛇頭疔。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手生蛇頭疔,足生天蛇毒,痔瘡,氣性壞疽:取(斷腸草)根約一尺長,用刀切碎(刀用后要洗凈),置于瓦罐中水煎先熏后洗。(《福建民間草藥》)
2、治骨結核:鉤吻根皮、南五味子根各15g,苧麻根9g,酒糟、蔥頭各適量。搗爛敷患處。(《福建藥物志》)
3、治刀傷:大茶藥根(去青皮)鉆地風。二味酌量,共搗爛敷患處。
4、駁骨:大茶藥根240g,生雞仔1只(約重300g不去毛臟),共同搗爛外貼傷處。先將骨折以手法復位,外加樹皮和繃帶固定,約敷1小時除去。(3、4方出自《嶺南草藥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10月采挖,切段,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呈圓柱形,長短不一。表面灰黃色或帶淺棕色,具細縱紋及點狀須根痕,常于彎曲處皮部呈半環狀斷裂。質硬脆,斷面不整齊,皮部外側類白色或淡黃色,近木部紅棕色,木部黃色。鮮時將根反扭后木部呈片狀分離。橫切面可見放射狀紋理及眾多細孔。鮮時氣香,味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225.html






